第 49 章(1 / 3)

李姈的马车从皇宫正门旁边经过,透过掀起帘子的车窗远远见到宫门口拥着无数的人,声音隔着很远都能够听到,虽然听不清,但是所请的是什么也都知晓。

这时阴安王带着士兵赶过来,不知和书生们说什么,他们并没有买账,似乎闹得更凶,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须臾又有人过来,这时书生们吵闹的声音小了些。

一名护卫从不远处跑过来回禀:“胡阁老和几位大人过来,暂时控制住场面,但是这些举子们不闹却也不愿意离开,一定要陛下发明旨查今科舞弊和壬辰科舞弊,对涉嫌舞弊的官员和考生严惩。”

李姈又望向远处抬着棺材,举着条幅呐喊的书生,看了一会儿拉上车帘,命人驱车从永寿门走。

皇帝被气病后,又着了风寒,这两日卧病在榻,经常迷迷糊糊,朝中的事情,太子全都揽过去,皇帝并不知这两日外面发生什么事情,也无人敢禀告,都怕将皇帝气出好歹。

宫门口的事情,大臣们听闻后也是去东宫禀告,听太子旨意。

李姈到皇帝寝宫的时候,皇帝已经醒来,殿内伺候的是后宫的一位年轻妃嫔。

林嫔见到李姈走进内殿,从御榻边站起身,迎了一步,欠身施礼,李姈也回了一礼,走近了些朝皇帝行了一礼。

“父皇今日气色好多了。”

皇帝半坐半卧靠在软枕上,面色蜡黄,唇无血色,眼皮耷着,一副病态,一碗药刚喝完,药碗内侍还没来得及收走。

今日已经较昨日好上许多,至少这会儿脑子是清醒的。

皇帝声音无力道:“这么多皇子公主中,就你最孝顺,每日进宫来问安。”

“给父皇问安不是女儿应该的吗。”

李姈走上前些,望向一旁林嫔,“这两日林嫔日夜伺候在榻,才是辛苦,瞧着林嫔脸色疲倦,都瘦了一圈了。”李姈心疼地道,“如今我进宫来,林嫔且安心地去休息会儿吧!”

林嫔有些不舍,陛下难得清醒,自己还没来得及与陛下说些话。她望着皇帝道:“伺候陛下是臣妾本分,臣妾并不觉得疲倦,见到陛下气色好些,臣妾也精神了。”

李姈笑着拉了把林嫔,“我知道林嫔尽心,但是林嫔也不能不给我这个做女儿尽孝心的机会吧?而且林嫔这样熬着,若是病倒了岂不让人心疼?休息好了,才能更好地在父皇榻前伺候不是?这里有我,林嫔还不放心?”

林嫔知晓自己说不过这个公主,求助地看向皇帝,皇帝虚弱无力地抬了下手示意,“退下吧!”

林嫔不甘心地带着宫人离开。

李姈走到坐到御榻前,从胥女史手中接过一个药盒,笑着对皇帝道:“父皇,这是女儿从青云观张真人那里求来的神药,说是可治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今日进宫献给父皇。”说时打开递到皇帝面前。

皇帝脸上露出喜色,对于青云观张真人,皇帝有耳闻,神药得来不易,对李姈夸赞几句。

总管公公去端了杯茶水递上前,李姈接过奉到皇帝手中。

“女儿进宫的时候见到宫门外拥了许多举子,抬棺求见,听闻是对刑部和魏尚书审理春闱舞弊不满,指责他们包庇舞弊官员,求父皇下旨彻查今科舞弊案的事。阵仗骇人,女儿还是绕到永寿门那边进宫来。”

皇帝面色立变。

“抬棺求见?”对于重病在榻的皇帝来说,棺材更加晦气。

“是,听闻有两名举子因为不满朝廷对舞弊案的处置,痛斥朝廷后一位跳楼自尽,一位撞死在礼部门前,刑部又抓了好些举子,所以把这些文人激怒了。女儿远远听见他们嚷着证据确凿,魏尚书和刑部不作为。”

皇帝眉头皱起,眼神冰冷带着杀意,捏着茶杯的手指因为用力指尖泛白。

旁边的总管公公垂着首,余光瞥向皇帝,也瞥着李姈,摒着气一字不言。

李姈将茶杯接过,放在榻前小几上,满脸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