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章(2 / 3)

几个离得近的考生听到这话,暗暗记下,准备回去就背道德经,下两回考试肯定能顺利。

十二那天是阴天,寒风一吹,让人觉得要变天了,考场日子怕是不好过。

余英男买来厚油纸裁剪成蓑衣模样,还沾了个带边沿的双层帽子。

又用浆糊糊了几个大口袋,有用来装吃的,有用来装试卷的。

衙役检查余海棠,打开油纸来回翻看,没有作弊痕迹就让带进去了。

晌午时分开始下小雨,渐渐停了,正当考生们觉得庆幸,哪知午后忽然下起瓢泼大雨。

不多时,考场中间几个蓄水用的大陶缸,被急雨砸的砰砰乱响。

考场本是个两进的房子,拆了一进,顺着墙砖砌的三排棚顶屋。

中间是隔开一间间敞口房,便于考官来回走动监督,现在外面下起大雨,虽有屋檐探出,可依然挡不住风捎进来的雨水。

写好的试卷墨迹不容易干,平放在桌上有斜雨,放在窄板床上又碍事。最倒霉的是,雨越下越大,有的考间竟然开始漏雨。

衙役也没办法,只能找来几把油布伞给他们用。

可考间里面小,大伞撑不开,只遮挡遮挡前面,可这样就没光亮了,且一手撑伞一手写字也不方便。

有人开始叫起来,原来他那间墙壁顺着顶往里哗哗淌水,可没到收卷时间,谁也不能离开考间,只能半撑着雨伞左躲又闪。

余海棠那间后半截屋顶也开始嘀嗒,他套上油纸蓑衣,带上帽子,写好纸张略微吹干,上面扣着油纸袋,一点都不受影响。

他得意极了,恨不得把考墙推了让人都看看。

待到敲钟收卷,好几处考间都有人哀哭,他们的试卷不小心滴上雨水,墨都晕散开了。

余海棠有种千难万阻他却势如破竹的感觉,心中信心倍增。

十五,风和日丽。

得分最高的绪论题,竟是余海棠刷题遇到过。心中顿安,又再细细参详润过才往卷上写。

接下来就等三天后县衙公布考试结果。

此时余海棠整都松懈了,还去店里帮忙。

有人问月下先生,笑容灿烂是否因为考试顺利?

余海棠笑笑:哪里哪里,有无考试,我都这样快乐。心若自在,万般皆自然。

这话意境太高深了,纷纷称赞月下先生不光话本写的洒脱,人也潇洒。

清明节余家父女只在十字路口做了简单祭祀,现在有空准备回家一趟,一来看看房子,二来家坟也需要除草填土。

两人耐着性子等放榜,想带着喜讯回去。

这天有个泰平镇的老乡,偶然间来吃锅贴,认出余英男。

他几次欲开口又停下,临走时候。他说了一句:你们好久没回家了吧,最好回去看看。

说罢便走。

余英男追出来想讨个确切消息,那人却越喊越走。

这事蹊跷,余英男立即告知爹,余海棠心里也觉出不妙。

商议一番,两人决定回去,次日一早买好祭祀物品,租了一辆驴车往泰平镇去。

一路顺畅地赶在晌午到达泰平镇,周遭情况同走之前无二样。

驴车直驶到门前,拿出钥匙开门,锁头却打不开。

父女对看一看,怀疑走错路,推后几步,瞧瞧左右邻舍,确实是余家没错啊。

许是锁头太久没用,里面生锈了,那就砸吧。

正砸的起劲,有人遥遥大喊“住手!别砸我家锁!”

喊话的人跑近前了,余海棠躬身作揖喊了声:“大表哥。”

原来这人是白氏的娘家大表哥陈四。

陈四掏出钥匙竟开了锁,又招呼他们进门。神色自然地放下锄头,抄起瓢舀缸里生水就大口喝。

余海棠和余英男四周观望,面面相觑,这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