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第一缕霞光缓缓升起,空气里的朦胧雾气开始悄悄散去,清脆的鸟叫声三三两两从不远处的枝头传来。 刘家村外的小河边,来了位认亲的瘸腿姑娘。 “大嫂,你认识刘大海吗?” 正在河边浆洗衣裳的刘大嫂闻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褴褛的姑娘,正目光殷切地看着自己问道。 可刘大海? 刘大嫂在脑子里想了好一会儿,还真没听过这个名字,她摇了摇头:“没听说过村里有这个人,姑娘,你是不是找错地儿了?” 瘸腿姑娘,也就是明月。 明月目露失望,霎时脚下就是一个踉跄,满是失魂落魄地喃喃道:“怎么会找错了呢?这难道不是刘家村吗?阿娘明明跟我说了,舅舅就住在刘家村的啊……” 这世道的村子大抵都是以姓氏命名,什么刘家村、周家村、王家村这类最为常见的姓氏,几乎是遍地都是。 所以刘大嫂并没有怀疑明月的话,只以为她舅舅所在的村子也叫刘家村。 于是刘大嫂就好心的提醒说:“往前走个五里路,还有个刘家村,姑娘要不你去那个刘家村里再问问去?” “好,我知道了,谢谢大嫂了。”明月用手背抹了抹眼泪,转过身刚走两步,又“啊”地一声摔倒在了地上。 “哎呦。”刘大嫂见状,连忙将衣裳丢进盆里过来扶人。 “诶?姑娘,你没事儿吧?”刘大嫂握住明月的胳膊,语气关切地问。 明月捂着肚子红了耳尖,有些不好意思地垂着头说:“我,我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 “啊!”刘大嫂恍然大悟,难怪了,原来是饿的。 见她模样实在是可怜,刘大嫂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开了口:“姑娘,要不你去我家里歇歇脚,喝口热水吧?” 明月垂下的眼眸动了动,抿了抿唇点了头:“那就麻烦大嫂了。” 刘大嫂家中并不富裕,只有两间泥墙瓦房,可家中孩子却是大大小小有足足五个,见着阿娘带着个陌生女人回来,个个都跑了过来瞧稀奇看热闹。 其中有两个孩子都是之前明月在村外见过的,刘家村也是他们和隔壁村子的孩子吵架时提起,让明月突然动了心思。 这两年宋国和吴国大战没有,小战却是不断,特别是如风城这类边陲小城边上的村子,更是屡屡被殃及无辜。 这战事一起,苦的就是百姓,现在流民是越来越多了,而明月现在扮演的角色,就是流离失所前来投奔舅舅的可怜孤女。 恰好她这一身衣服都被荆棘丛挂得破烂不堪,脚上又受了伤,脸上也是灰头土脸的,还真没谁怀疑她身份的真假。 刘大嫂一家都是心善的,给明月拿了身衣裳换不说,还替她包扎了脚上的伤口,又特意煮了两个大红薯给她吃。 等明月吃好喝好后,刘大嫂还说好人做到底,看她腿脚不便,就帮她去隔壁的刘家村寻人。 明月也没推辞,只认真的道了谢,由着刘大嫂去了另外一个刘家村找人。 只是这刘大海本就是明月随口胡诌的名字,村子里自然是找不到这个人。 刘大嫂白跑了一趟,神色有些沮丧,可面对明月时还是好言安慰,只说指不定是再远一点的村子。 明月勉强的笑了笑,却摇了摇头叹息:“既然这处找不到舅舅,那我就只能去投靠外嫁的阿姐了。” 刘大嫂愣了愣:“可你这脚……” “不碍事的,”明月从怀里拿出二两银子来,目露恳求:“此一去路途遥远,还劳烦嫂子帮我准备些干粮,剩下的就当是谢谢嫂子的一饭之恩。” 刘大嫂看到二两银子呆了呆,随即就是使劲儿地摆了摆手:“这哪能要这么多啊?我们家也没什么好东西,太多了,实在是太多了。” 明月将银子塞了过去,“要的,要不是嫂子你,我都不知道要如何是好了。” 刘大嫂握住银子咽了咽口水,最后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接下了。 实在是家里穷啊,二两银子足够他们一家子生活好几个月了。 说起这银子,还多亏了江云起提出来的,不能把所有的银子都放在一个人那里,免得一不小心出现了意外就一无所有了。 这就和鸡蛋不能都装在一个篮子里,免得一个不小心就鸡飞蛋打是同样的道理。 这倒是省了明月为钱财发愁了。 只是明月身上的银子到底是不多,拢共加起来也不过是八两三钱,如今给了刘大嫂二两银子,余钱就更加少了些。
134将军的亡妻3(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