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3 / 4)

在等,怕让贵客就等,周锦惜上前一步道:“田伯母。”

田夫人笑着应下,周锦惜瞧着她脸色好了许多,也许是有了人气,这府里不显得如此冷清,田夫人也就跟着心情好了。周锦惜让人将带来的东西放在院子里,自己则是与田夫人一同去看望田伯父,今日聂卿与沈将军都没有前来,周锦惜是觉得没必要次次都浩浩荡荡的,反而打扰人家休息。

“锦惜来了。”田伯父一早听到了声音,田伯母想来是听了周锦惜的建议,虽是寒冬还是应该多透气,今日门窗也都是敞开的,只是屋子里还是暖融融的,想来是炉子烧的比较旺。

幼白没跟去,就在门外候着,周锦惜还是如昨日一样,坐在床前,就这么你一句我一句,陪二老聊了许久的家长里短,周锦惜有意打听田大哥的事情,也是将话头多次往那上边引,也许是二老也想找人倾诉,便是杂七杂八说了许多。

比如青龙山有几条路上山,有那些地方是派人去找过的,而那把油纸伞却在田大哥失踪一年后出现在山上。

“又出现了?”周锦惜意外道,这是昨日未曾听过的。

田伯母同样疑惑道:“是啊,也是见了鬼了,这人找不见,伞却回来了,本来一年过去了,我与你田伯父都有些心灰意冷了,可是这伞又奇迹般的出现了,我们自然不肯放过一切机会,加大搜寻力度多派了一千人前去搜寻,可还是无功而返。”

周锦惜不信什么鬼神之说,当年江宁一事民间多有传言是鬼魂作祟,可是最后不也被证实是人在装神弄鬼?随后确认道:“您确定是当时田大哥拿的那把吗?”

田伯母仔细回忆道:“应当是吧?这哪还有伞与那伞一样了?如此奇异的构造,我倒是没见过第二把,没人会在伞的两头掏空的。”

田夫人越回忆越笃定,周锦惜听后却皱眉想着,如此一来无人可以证明那伞一定是田大哥当时拿的那把。“您昨日说田大哥喜欢上戏班子一个花旦,敢问那女子姓甚名谁?”如此重要的故事主角,想必田家早已经打探清楚。

“叫什么...唐瑶,对唐瑶,据说是从小就在戏班子长大的,跟着戏班子走南闯北倒是有些见识,记得当时跟在锦禾身边也与我们打过几次照面,这个女孩我是不喜的,倒不是因为戏子的身份,毕竟我们从商也高贵不到哪里去,可是这女子分外妩媚,我也是女子,活了大半辈子,能看出来那些人是安分的哪些是不安分的。”田夫人回忆道。

“唐瑶...”周锦惜琢磨着这个名字,田夫人又道:“那姑娘心高气傲,不会为了锦禾留下来的,我一看便知,所以从来未将此事放在心上,说到底还是我们的错,整日忙于打理生意,竟然忘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等到锦禾失踪了我们才追悔莫及。”

田夫人又说到了伤心处,一遍遍自责,周锦惜也不知如何安慰只能帮着说些讨喜的话,让二老没那么难过。

这青龙山周锦惜并不陌生,虽然距离汝南城里不近,可是汝南多大点地方,她又是汝南小霸王,什么地方没听过?记得当年学堂里就有个孩子家住青龙山脚下,只是这汝南多山,也没有哪座山更出名一说,要不是这位同窗,周锦惜应该也不会多关注这座山,沈伯父说它经常失踪人,是有些夸大其谈,吓唬人的成分居多的。

想到这,周锦惜又不得不笑骂一句老顽童。按理说周锦惜身为王爷之女出生便要被封为郡主,可是当年正值夺嫡,天下大乱之际,而且周锦惜的母亲也不希望将周锦惜推上高位,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所以封郡主的事情一拖再拖,最后周母也希望周锦惜接地气,就将周锦惜送到了汝南有名的学堂,要知道就算是当时让女子去上学的家庭也是不多见的。

而那学堂不分高低贵贱,一律只凭能力,所以这位哪怕家庭不太富裕的家住青龙山脚下的这位也凭着优异的成绩进了学堂。

叫什么来着?好像是...是了!宋莹书!周锦惜一拍脑袋记了起来。他从小住在青龙山下,对于青龙山自然是更加了解的。周锦惜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