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2 / 4)

出了名的大嘴巴,没必要让他知道。

“弟弟?哥,你有几个弟弟啊。”周右贤比沈淮书小个几岁,从小在边疆长大,虽然长相清秀,但从小习武,身姿魁梧。几年前被沈淮书认做义弟,后来跟随沈淮书一同进京,如今跟在沈淮书身边像手下又像朋友。

周右贤用这副外表争宠,让沈淮书一阵恶寒,道:“外亲罢了,他身份特殊,务必吩咐人保护好他。”

周右贤心想,不过是诱饵谁去不行?为何一定要这个人去。

“对了,小哥,沈老将军不是也来了吗?咱们不露面真的好吗?”周右贤自顾自的坐在了沈淮书脚下的台阶上。

“这些年咱们私底下做的事,无人知晓。若是被君上知晓咱们在边疆有一支自己的军队,父亲必定会被扣上一个谋逆的罪名。”别看沈淮书面上云淡风轻,实际上也心有疑虑。

“禀文哥的死,太过蹊跷,必定和那些老贼有关。然而我们手里没有证据,沈伯父这些年也不知道你在追寻的事情,咱们谁都不能说,但是...哎...”周右贤是他们这里最小的,很多事情他都想不明白,但是沈淮书不会害他,沈淮书说什么,他就做什么。

“上个月,咱们的人收到情报,左都御史的人来过曹州城,恐怕这里有那些人不想公之于众的东西。”沈淮书道。

“不想公之于众?当年禀文哥一家何其无辜,禀文哥的姐姐惨死,后面禀文哥一家一夜之间惨遭灭门...”

当年,沈淮书跟随父亲初来边疆,便认识了副将的儿子孙禀文,以及也在军营里长大的周右贤,三人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同吃同住,情同手足。

周右贤的父母战死沙场,在军营里吃百家饭长大,也是他们三个里年纪最小的,孙禀文和沈淮书平日里就对他多有照顾,三个小孩一腔热血,一时兴起之时竟然结拜为兄弟,孙禀文最为年长,理应为大哥。

可没过多久孙家一家便被灭门,一夜之间孙府无一活口。

“就是左都御史这老贼,当年他弟弟看上了大哥的姐姐,大哥的姐姐宁死不从,没过多久孙家就被灭门,不是左都御史的弟弟干的我都不信。”周右贤恨恨道。

“自那以后,左都御史的弟弟已经许多年没有露过面,我们找不到他,也拿不到证据,既然左都御史前不久派人来过,这曹州城距离都城近,而又不发达,最适合藏人。”沈淮书分析道。

“小哥,我还是不明白,那和土匪有什么关系?咱们犯得着淌这趟浑水吗?”周右贤挠头道。

“右贤,我问你,让禀文哥死的是什么?”沈淮书看着远处,但却对周右贤说道。

“左都御史府啊!若是没有左都御史府的帮助,我不信那个草包弟弟有这么大本事能让孙家灭门,还把事情处理的干干净净。”周右贤像是又想起了当年的惨状,大叫道。

谁知沈淮书摇摇头,道:“是世道。若是谁人都知法,以礼法约束自己,倘若触犯必定被严查,而后严惩,敢问谁还会以身试法?然,自当今君上继位以来,民不聊生,战乱四起,你我兄弟如今天高皇帝远,我尚且问你一句,君上真的适合当君上吗?”

周右贤不懂政治,但还是迷茫的摇摇头。

沈淮书轻笑道:“我自小在汝南长大,可在君上继位后,被迫前往边疆。那不是我父亲主动请缨的,纵使是年幼的我也懂,君上优柔寡断,难当大任,自身尚且难保,又怎么能护得住我们一家,而朝中没有人会放过与君上一家来往密切的沈家,所以父亲主动带领家眷前往边疆,如今君上位置算是稳当一些,我们一家也有了能保护自己的能力,才得以回到都城。”

沈淮书似乎想起了另外一件事,竟然陷入了沉默。

周右贤虽然不懂事,但还是能感受到沈淮书的不开心,安慰道:“可是如今小哥是大将军了,是人人尊敬的沈将军,沈伯父也受人尊敬,你们都能保护好家人了!”

沈淮书点点头,深呼一口气道:“你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