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一直修习这些功法,口诀要义早已刻进骨子里。凌云只需为她讲解以前没弄明白的地方,剩下的她自学也没有障碍。 一个月来,清寒的进步他是有目共睹的,也大概明白道宗为何收清寒为徒的缘由,以她的天赋和勤奋,终有一日她可以超越自己,达到他前所未有的境界,成为新的一代宗师,甚至得道成仙也说不一定。她的灵根或许一般,比不过那些天之骄子,但这并不代表她超越不了别人,损有余而不必住,灵根上的差距,那便用后天的勤奋弥补,此之谓天道酬勤也! 这一个月,说是凌云守着她,倒不如她守着凌云,有事没事就往竹篁峰跑,有些时候还住在这里赖着不走,似乎竹篁峰才是她的居所,凌云反而像是一位外客,借住在竹篁峰上。当初道宗将她的居所安置于凌雪峰,便是出于她的体质考虑的。她自幼修习冰属性功法,身体可以承受超过常人所能忍受的低温,寒暖与她而言,没有太大的差距,她的身体在寒冰决的潜移默化下发生了质的飞跃,如果能配合恰当的功法深造,那她的前途将是不可估量的,这也是道宗为何收她为徒的原因之一。 凌云有半神之躯,清寒有寒冰之躯,前者是不费吹灰之力,与生俱来的,后者是历经千难万苦,修炼得来的,两者的境遇虽是不同,但终有一天,后者必将赶超前者,这是注定的,只是不知道凌云能否看到这一天。半神之躯赋予他神的力量,却没有赋予他神的寿命,三十岁与他而言已经是极限了,成仙之途无望,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他的结局已经注定。 凌云并不在乎生死,人终有一死,若无生之死,何来死之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然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生与死,这是一个牵动无数人的问题,古往今来,多少人困惑于此,亦有多少从中感悟生命的真谛。道宗教不了他仙道,但人生的大道道宗感悟至深,派他下山游历,便是让他经历人间的疾苦,感悟属于他的道。一年的游历,他看到了许多,也感悟了许多、明白了许多,生死别离是每个人注定经历的事,听上去悲惨无比,人间却也因此而美好,七情六欲本就是每个人所拥有的,不食人间烟火,不闻人间情色,此乃仙界而非人间。 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凌云做不了济困扶危的大侠,也做不了指点江山的政臣,他想做的不过是履行他的承诺,守在她的身边。 春秋时,鲁国曲阜有个年轻人名叫尾生,与圣人孔子是同乡。尾生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和朋友交往很守信用,受到四乡八邻的赞誉。 有一次,他的一位亲戚家里醋用完了,便向尾生借,恰好尾生家也没有醋,但尾生并没有回绝而是说:“你稍等一下,我里屋还有,这就进去拿来。” 尾生看似往里屋走,趁亲戚没注意,悄悄从后门出去,立即向邻居借了一坛醋,并说这是自己的,就送给了这位亲戚。孔子知道这件事后,批评尾生为人不诚实,有点弄虚作假。尾生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帮助别人是应该的,虽然说了谎,但出发点是对的,谎言不也有美丽的吗? 后来,尾生迁居梁地,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两人一见钟情,君子淑女,私订终身。但是姑娘的父母嫌弃尾生家境贫寒,坚决反对这门亲事。为了追求爱情和幸福,姑娘决定背着父母私奔,随尾生回到曲阜老家去。 那一天,两人约定在韩城外的一座木桥边会面,双双远走高飞。黄昏时分,尾生提前来到桥上等候。不料,突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吼,雷鸣电闪,滂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