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纪》不仅可以印刷,还可以找到作者后让他联合具有丰富养殖经验的老农,做成一本专业性指导性双强的养殖书。 到时候,想吃鸡胸肉就不用专门浪费一只鸡了。 胤礽点头:“这本书很好。” “作者叫张宗法,”苏辰把书前书后都翻遍了,也没有找到任何跟作者的家庭住址有关系信息,“这书应该增添一个前言,将作者所居住的省份、县治介绍一下的。只有一个名字,找这么个人不跟大海捞针似的?” 胤礽想了想,道:“曹子清如今在江宁,结识了不少明遗民和江南文人。像这等写书的,都会有些文名,我们不如转道江宁,让曹子清那些读书人的朋友帮咱们问问。” 顺便,看看江南的风景。 苏辰道:“好啊好啊。” 他也好奇曹寅在江宁协理制造局事务做得怎么样,“听阿玛说,去年年底,子清走了六礼,定的是一个姓顾的大户人家的姑娘,咱们也瞧瞧。” 曹寅本人就是个温润君子,再加上他还有个让他们家族名闻全世界的孙子曹雪芹,对他在离开京城之后在江南的经历,苏辰是很好奇的。 胤礽看他哥,“说让你成亲你抗拒的跟什么似的,现在却怎么如此关心曹子清的婚事?” 不会他哥--- 胤礽都没有让那个可怕的想法冒出来。 不可能的,他哥跟曹子清也没有细细长长的相处时间。 而且,他哥也不会有那样的毛病。 苏辰都不知道,之后的几天里,他弟弟热衷于领他去找美女听歌玩乐,是出于这个担心。 他还以为即使有他的严密看管,弟弟又想发分枝叉子,听歌的时候保成说哪个漂亮可意他就给哪个找出一点不美之处来。 直接把胤礽和王老大都整得脑袋大了。 胤礽是担心他哥会走上歪路子被阿玛知道了打死,王老大则是到一地得罪一地的姑娘,还没到江宁,歌圈儿内部的就都知道有个专门砸场子的王老大。 在紫禁城的康熙收到另一个渠道暗卫递上来的信儿,又好笑又担心。 担心俩孩子没他看着学坏了,好笑辰儿长了这么大还一团的孩子气不谙世事。 将信收起来,康熙问没有得到指示还未下去的荣广:“辰儿的师父,还有没有半点消息?” 一个人总不能凭空蒸发了吧。 康熙其实有些怀疑,辰儿到现在都不接触女子,是跟他师父早年的教导有关,为此他还咨询了几个比较德高望重的道士。 然后那些道士告诉他说,的确是有些门派要求入门弟子保持童子身的,但不多,还给他提供几个要求弟子保持童子身的教门。 康熙对这些修道之人比较宽容,对此表示理解,但他还是希望能把辰儿的师父找回来,问个清楚也好对症下药。 皇上问起这个,荣广就有些愧疚了,自暗绣阁成立之后,他们没有办好的两件事全都和王爷有关。 而之所以有暗绣阁,还是当初为找回王爷而设的。 “回皇上的话,仍旧没有消息。”荣广低着头,惭愧非常。 康熙说道:“重点在辰儿他们师徒曾经居住过的那山周围放几个人,其他的人手就撤回来吧。” 这人在云游之前能让辰儿平安从千里迢迢的湖北来到京城,必是个真人,自己这些凡夫俗子的暗卫找不到对方也情有可原。 康熙写了一封信,交给荣广:“俩孩子要去江宁,你把这封信带给曹寅。” 根据曹寅的汇报,有顾景山的带领,他已经被江南士人广为接受,这是个让他带着自家孩子接触江南文人的好机会。
155. 淘书 苏辰坐在竹椅子上,赏了会儿……(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