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锋(2 / 3)

跟他纠缠的心思。

“也成。谢泽,你带他去后殿写一份认罪供词,别忘了签字画押。”

“这,没有必要吧?”陈敬祖有些犹豫,这供词一写,铁证如山,他的名声可就彻底臭了。

“你爱写不写。”季挽舟不耐烦地怼了一句,用手指着大门,“门就在那,不写就滚,你当朕愿意管你这些个破事?”

“陛下息怒,臣写,臣现在就写。”陈敬祖吓了一跳,生怕季挽舟真的撒手不敢,连忙答应了下来。

不就是名声嘛,有啥,反正他的名声早就臭大街了。

谢泽刚把将陈敬祖带下去,明兰就步履急促地从门外进来,神情紧张地禀告道:“陛下,太后来了。”

“来得真快,果然宫里什么动静都瞒不过太后的眼睛。”季挽舟暗暗讽刺了一句,旋即下令道,“安排接驾,朕要亲自去迎一迎,免得失了孝道。”

陈太后虽不是她生母,但却是她法理上的嫡母,地位尊崇。她纵然登基称帝,也是要尊着敬着,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怠慢。

一旦有所疏忽,必定会被言官在朝堂上“犯颜直谏”,骂得狗血淋头。

在前世,陈太后就是高举孝道的大旗,对她屡屡打压,动辄叱骂。到最后,自己含恨饮下的那杯鸩酒,也是这老虔婆以太后懿旨赐下的。

宫殿门前,季挽舟默然静立,很快就迎来了陈太后声势浩大的凤辇。

奢华而不失精巧的香车辘辘而行,几十个宦官宫婢在周围簇拥伺候,最前方有近百名千牛卫开道,横冲直撞,另有二百人的监门卫甲士扈从左右,警惕四周。

几百人的车驾汹涌而至,端的是气派十足。

与之相比,季挽舟那满打满算还凑不够百人的銮驾,着实有点儿寒酸。

待凤辇停稳,季挽舟踱步行至香车前,稍稍躬身,拱手道:“儿臣恭迎太后,太后万福金安。”

凤辇香车的车帘被唰的一声掀开,率先走出的是一个身着杏黄蟒袍的的少年。他年龄不过十二三岁,面容稚嫩,仪态却是端得十足,一举一动尽显皇家的优雅与做作。

看到此人,季挽舟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前世他举着鸩酒的那副小人嘴脸,眼神中不自觉闪过一丝杀意。

那少年没有觉察到季挽舟眼神中的冰冷和杀机,他走下凤辇后,也不跟季挽舟行礼,而是转身从香车上搀扶下一个头戴凤珠翠冠,身着凤袍霞披的五旬老妪。

这自然便是陈太后了。

刚下辇车,她就猝然发难,阴阳怪气地说道:“皇帝陛下如今登临九五,至高无上,本宫这个老厌物何德何能,如何消受得起你的礼数?”

季挽舟臻首微扬,还没来得及分辩,就听到陈太后身边的少年率先开口,道:“母后切莫生气,皇姐只是一时糊涂,并非存心对您不敬。”

说罢,他又扭头看向季挽舟,看似好心地催促道:“皇姐,你这次可把母后气坏了,还不赶紧认错?咱们都是一家人,母后向来宽厚慈爱,只要你真心悔改,她老人家是断不会跟你一般计较的。”

啧啧,真是一套好配合,俩人一搭一唱,就要将一顶不孝无礼的帽子扣在她头上。

前世,她就是在这一套配合下屡屡吃瘪,既成全了钧王季挽裘仁厚的贤名,也塑造了太后慈爱的形象,自己却留下一身的狼藉不堪。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这辈子她可不会再愚蠢得任由他们摆布了呢。

“朕昨夜偶感风寒,整整昏睡了一天,倒是不知,自己究竟犯下了何种大错,竟令太后震怒至此?”

季挽舟清冷的眸光直视着那少年,她的同母胞弟,继续问道:“挽裘,你不妨仔细说说,朕错在何处?”

季挽裘一愣,被她这一通迥异平常的话语打了个措手不及。

不过他很快重整旗鼓,大义凛然地说道:“皇姐,你又何必再慌口巧辩?臣弟听闻你派人拿了舅舅,还动了私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