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拿着的是朝廷新发行的几份报纸。

在见到母亲时,更是向前跑了过去。

他欢声道:“阿嫫,我回来了。”

奢香夫人看到阿期陇弟后,露出了笑容。

“陇弟,你长高了。”

“阿嫫以后要抬头看你了。”

阿期陇弟伸手抓了抓头发,笑着露出了白牙,“阿嫫,我给你看份报纸,再给你唱首歌。”

奢香夫人接过阿期陇弟递过来的报纸,打开看过去就看到了写她的文章。她深受过中原文化的影响,汉字自然也是熟识的。

她一字一句看过去,通篇是白话明白晓畅。

阿期陇弟开了个嗓,改用彝族语唱起歌。

当宣旨的太监和诊脉的太医,坐着马车悠悠地赶来时,奢香夫人和阿期陇弟已经到了宣慰府,正要去准备交接宣慰使的工作。

那太监也没有急着宣圣旨,在一旁看着他们交接完工作,从袖口拿出一封信交到奢香夫人手上。

“顺德夫人,这是陛下让我交给你的,你先看看如何?”

奢香夫人拆开信封看起来,感触万千。

从报纸上那篇讲述她事迹的文章,到阿期陇弟唱的那首赞颂的歌,再到现在手里的这封信,无一不表明明朝廷对她的认可。

朝廷新授给她的官虽没有摄理的宣慰使的职位要高,但却真真切切授职给她奢香的。

不是前宣慰使的夫人,也不是现宣慰使的母亲,而是奢香。

太监笑眯眯的拿出圣旨,扬了扬。

“顺德夫人可接旨?”

“臣接旨。”

比起这边的和谐氛围,朱媛璋那边就差远了。

这源于她在朝堂上宣布了给顺德夫人和明德夫人授官的事,她的话才刚落下,下边就哗乱了起来。

“女子当官闻所未闻。”

“这也不合礼数啊!”

“女子岂能妄议政事。”

朱媛璋皱着眉头,喊停。

“若说女子不可为官,汉朝时有过女侯爷,唐朝时有过女宰相。这怎么就不合礼数了?”

“若要论起为官政绩,怕是在座也有不少要自叹不如吧?”

朱媛璋摆摆手让太监把她准备好的小册子发下去,这册子里写的是顺德夫人和明德夫人摄理宣慰使时的政绩。

“洪武十四年,朕派兵讨伐元梁王的残余势力,是顺德夫人积极献粮通道,亲赴乌撒对土酋劝说开导,让咱们大明的军队顺利进入云南。”

“洪武十七年,贵州的都指挥马烨意图挑起民族争端,是明德夫人的劝解和顺德夫人深明大义,才避免了一场战祸。”

“更不用说此后两人在西南地区做的实事了,这样有才干的人只因为是女子便不能为官,岂不是可惜了?”

朝堂上坐着的官员看着发下来的写满政绩的小册子,也不得不感叹确实是如此。

平时里就讲究实干的官员开始倒戈了。

只剩下那些迂腐的,还在犹豫。

朱媛璋见差不多了,站起身。

她冷眼扫过那几个官员,道:“好了,此事多说无益,朕意已决!若无其他事便退朝罢。”

女官的风口已经打开,接下来会如何…

就要看这天底下的女子能不能抓住机会了。

最新一期的大明日报出来了,福清公主从婢女手中接过报纸认真看了起来。她是大明日报的忠实读者,打从第一期讲顺德夫人的事迹就开始订阅了。

当她看到最新时事那栏,顺德夫人被授官职时,不由喃喃道:“真好!”

福清公主将报纸放在膝上,看着不远处花丛里翩飞的蝴蝶,心中思绪飘飞。

她是爹爹的第八女,七年前嫁给了驸马张麟,有个三岁的儿子张杰。

婚姻虽美满幸福,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