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赤壁战败,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周瑜与程普进南郡,与仁相对,各隔大江。兵未交锋,瑜即遣甘宁前据夷陵,后宁被围,瑜留凌统守其后,身与蒙上救宁。宁围既解,乃屯兵北岸,克期大战。
年关将近,天气越来越冷。油江口,便是后来的公安。这名字,应该代表了刘备希望天下太平的心愿吧。苏木眠与他交流不多,但是她却可以感觉到他的不怒自威。她本以为仁德之主,大概性格会软弱些,但是刘备不是,他的立场很坚定,匡扶汉室;性格也很果毅,立下决断。不愧是诸葛亮选择的主公,是有些东西的。
自然醒来,苏木眠打了个哈欠,一掀被子,冷气直冲。于是她又把被子裹紧,脖颈处也掖好。不多会儿,她又睡着了。
再醒来时,已是日上三竿。这下再冷也顾不得了,因为要赶不上早饭了。而一旦错过早饭,诸葛亮会给她开小灶。让军师大人做饭,她也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穿好衣服,匆匆洗漱完。
打开门,银装素裹,白雪皑皑。天空还在飘雪,苏木眠心底的浪漫情怀一下子被激发。这是她来三国后看到的第一场雪啊!
她心情极好,踩着咯吱咯吱响的雪,去隔壁诸葛亮的居所。
窗子开着,诸葛亮伏在案上看竹简,眼前点点雪花,使苏木眠看得并不真切,只觉眼前人像画一样美好。
“孔明先生。”苏木眠轻声唤他。他抬起头来,眉眼温柔:“苏苏还未用膳吧。”苏木眠快步跑过去,在门廊下跺跺脚,然后拍了拍身上的雪花,走进屋里。
“以后下雪天,记得穿件斗篷。”诸葛亮长眸如水,看得苏木眠小鹿乱撞。他说的“以后”怎么这么好听!苏木眠低头说了句“好的”,余光便看到诸葛亮起身,正疑惑间,他说:“我去给你盛饭。”苏木眠第n次觉得不好意思,但是奈何她确实饿了,于是便道:“谢谢孔明先生!”
在一边小口喝着粥的苏木眠,看着诸葛亮清绝的脸庞,不可抑制地心动。白粥入口即化,想必用小火煨了很久。来这里后,饮食清淡,她一向是必须吃菜的,但现在觉得仅仅是粥也无比好喝,更何况是诸葛亮亲自做好又盛来的!
喝完后,她去洗了碗,然后乖巧地坐在诸葛亮旁边,像只小猫咪。
饶是清俊安静的诸葛亮也不由轻笑:“往常你都自己玩耍去了,今日怎在亮旁边规规矩矩坐着?”苏木眠看着他含笑星眸:“我想练字。”诸葛亮有些讶然,不过马上往右边移了移身子,把毛笔递给苏木眠,往砚台倒了些许水,便磨起墨来。
“你先写几个字给亮瞧瞧吧。”
苏木眠也往右移了身子,把空白的绢帛铺好,看上去很专业。待落笔时,她脑海里浮现出一句诗,便写了上去:“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字写的很丑,诸葛亮黯然,眼里带了些悲伤与回忆。苏木眠摸不着头脑:“我知我字丑,可你也不必如此吧。”况且这句话里面还表达了她的心思。
诸葛亮停止磨墨,言语有了丝揶揄:“亮岂不知苏苏心意?”言迄,他拿起笔架的另一支毛笔,蘸了墨,在苏木眠写过的布帛后面,用隶书端端正正地写了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流从之,宛在水中央。”
苏木眠的脸随着他一字一字写下来,越来越红。她自觉自己当不起一个“伊人”。这个词过于美好,更适合古代那种气质容貌上乘的女子,另外,诗句中所含的热爱与求而不得的怅然,断断不是诸葛亮这样气吞寰宇的人所具有的。她印象中的诸葛亮是胸怀天下的,怎么可能写出这样的诗句。他的心愿可是:“斗柄东指,天下皆春。”
“你不是说大丈绝不是舞文弄墨的酸儒吗?”想说的话太多,苏木眠第一句却是问这个。
“亮只是表明心迹罢了。何况卿与众生,亮皆不愿负。”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若是两者必取其一,”苏木眠说到这里突然清醒,她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