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做。”
“行啊!”痴迷于赶海的谷晨提着桶去干活。
朱音菊气得胸口疼,狠狠瞪了张钰青一眼:“死丫头,你到底知不知道他什么身份?”
也不等张钰青回答,朱音菊上赶着跑去厨房帮忙。
犹如哄小婴儿似的,让谷晨去休息,同时还想抢活,可人家谷晨干得起劲,认真拒绝了她。
最近一个月,他被陈北生以及张钰青调教了出来,想要吃,就得干活,管你是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不干就滚蛋。
见这个烦人的阿姨,想害他被教育,谷晨便有些不耐烦:“不用,您出去呗,真的很碍事!”
一瞬间,厨房除了刷洗的声音,就没了其它声响。
张钰青偷笑了一声,张罗着去一趟乡下老家,她一个人孤孤单单,是不打算在乡里过年的,于是就把卫生搞了一下,把杂草全部扯干净。
最近有钱,前些天联系了一个小型施工队,今天她过来没多久,那些工人过来给她家的院子全部倒上水泥,这样下次回来就没有这么累。
说到挣钱,除去还钱,今年张钰青还挣了一万五,成了报纸上货真价实的万元户。
前些天,临峰镇的新镇长说上面有任务,要给万元户颁奖,并且记者还要来采访,以此来鼓励老百姓们早日脱贫致富。
可万元户名额多,人少,让她必须凑个数,张钰青知道瞒不过干部的眼睛,干脆应承了下来,打算明天去接受采访。
村长的老婆笑呵呵地走进屋,大声道:“钰青呐,你上次让我送的棉花,我都去送了,咱们村,那几家五保户都不肯白要,拿了钱,喏,你收着吧——”
一沓子分票和毛票出现在言秀红的手里。
张钰青只好接过去:“我知道咱们村很多老人不方便,想着能帮一把是一把,就买了棉花回来,但我一个小丫头去送,他们肯定不要,所以我只能拜托秀红婶子,劳烦您走了这么多趟,辛苦了啊!”
言秀红笑着摆摆手:“你给我男人减轻了工作负担,我还得感谢你呢。况且,哪个冬天,村里不死老人的?如果家里没点厚衣服,那死的只会更多,你不也给了我十斤棉花嘛,家里的老老小小小,都多了一身棉袄哩。”
今年棉花减产,全国大部分地方只能凭票购买,可农村人没地方弄票。
言秀红本来还在发愁,后来张钰青送来了棉花,帮了她很大的忙,她感激万分。
瞧见施工队的,很快倒好水泥,言秀红稀罕得不得了:“整个海钩子村,也就你家和张二牛家在院子里倒了水泥,啧啧,这地啊,以后都不会长杂草咯!”
张钰青作出无奈表情:“我也是没办法,每次回来,这草长得比人还高,都不好进屋。”
住在不远处的几户人家,听见这边声音嘈杂,也跑过来看热闹。
瞧见那院子里光溜溜一片,水泥被工人抹开,一片平坦,羡慕得直感叹。
“好呀,真好,这能读书识字的,就是好!”
“看上去,干净着哩,下雨天,也不怕!”
“钰青丫头有出息哟!”
都是乡里乡亲,张钰青又常年不在家,以后,还得麻烦大家帮忙照看老宅,她不停散烟,快速发糖,倒茶,一众乡亲都在问她是不是发了财。
“没有发财,为了开服装厂,我向舅舅借了不少钱。”
随便扯了个谎搪塞过去。
乡亲们嫉妒的眼神消失不见,转而变成关切:“那你压力挺大吧,这厂不好开!”
张钰青笑道:“是啊,我压力大,怕还不上钱,晚上都睡不着呐。”
乡亲们点点头,没了小心思,不停夸奖张钰青有魄力,有本事,小小年纪,心思就特别活络,不像他们家丫头和小子,一个个只会吃白饭。
工人多,院子里倒水泥不过两个小时,张钰青结算了工钱,离开时,又给众人散了烟,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