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常福努力平稳心态,漫不经心的问:“那三个被抓的小班长,不会把你供出来吧?”
“不会!”刘朋这个倒是很自信,“那天,我邀请他们在饭店吃饭,拐弯抹角,告诉他们可以去偷模具,让厂子停产,他们就真的来偷了,我只是暗示而已,我可啥都没干!”
“那行,咱们继续等时机!”都已经等了七年,也不在乎这一两年,反正这个厂,迟早都会落到他手中。
……
而这一边,张钰青在买单车。
车行里,自行车上牌,打了刚印后,张钰青拿着小本本,花了一百五十块,推着一辆男士单车离开。
其实更想买一辆女士骑的,男士的那里有一个大杠,夹大腿,但是出行,她必须搭载两个孩子,所以只能买了这种单车。
来到木匠铺子里,找师傅在前面的杠上,和后面的座位上,各安了一个木制小椅子绑在上面,等回去,缝纫两个软垫,这样孩子们坐上去屁股不会疼。
这里又花了十块钱。
因为要谢谢邻居帮忙照看乡下的家,以及要去舅舅家看一看,张钰青在百货商店买了麦乳精,奶粉,荔枝罐头,两斤糖果,扯了十米布。
留下一封信在陈北生的家里,带着两个娃儿,踩着单车风风火火离开,迎着夕阳回海边的家。
下坡时,张钰青停止踩踏板。
风从脸上呼呼刮过,她叮嘱:“你们两个不要睡着,小心你们的脚啊,别让脚卷进车轮子里。”
“好!”
“好!”
脆生生的小嗓音一起回答好。
陈小起坐在后面的小椅子上,舍不得这片海:“钰青阿姨,我们以后不回来住了吗?”
陈小南一双圆溜溜的眼珠子咕噜噜转:“我喜欢这里,有小伙伴玩,他们不会打我!”
“啥……”风太大,没听清楚。
似乎是挨打?难道陈小南常常被城里的小孩子揍吗?
算了,为了不影响小娃的心情,这个问题以后再问。
张钰青也舍不得乡下:“以后阿姨会常常带你们回来玩!”
陈小起和陈小南用力点头,小脑袋晃得可有劲儿了。
从坡上滑下来,张钰青继续踩单车,路边的小碎石子多,单车踩得跟蹦蹦车一样。
有点硌屁股。
好在抄近路,半个小时就回到了乡下。
三四天没回来,家里一切还是原样。张钰青去村长家拿了钥匙,打开自家院子的门,看到菜园里面的菜,都长得挺好的。
村长的老婆,秀红婶子时不时会给菜地浇水,所以这些菜没有被灼热的阳光烧死。
明天早上把这些菜摘一部分,豇豆可以摘一斤左右,第二茬秋黄瓜可以摘十斤左右。
这次种得多,竹竿子上爬满藤,密密的黄瓜长得很喜人,全部都有一根尺子那么长,碧绿青翠。
张钰青摘下了一根,拿芋头叶子刮掉刺,用井水清洗了一下,掰成三截。
“来,吃黄瓜。”
“谢谢钰青阿姨。”陈小起和陈小南开心地啃着黄瓜。
淡淡的清爽口感,吃几根都不会腻,而且特别的脆嫩,也没籽儿,不会像在城里买的那样,有一股放久了后蔫蔫的味道。
家里没一会儿多了很多小孩子。
小阿德,小阿顺,小旺,小六子他们都跑过来玩。
张钰青抓出一把糖,一人三颗。
陈小起很遗憾地说:“我们明天要去城里,学校要开学,以后不能天天住在这里了。”
小阿德有些舍不得他们,很难过:“那你们啥时候回来?我又养了很多蚕,有一个特别漂亮的粉色蚕茧,你要不要?”
陈小起小脸满是好奇:“我要的。”
于是跑去了小阿德的家看蚕茧,谁知,她的这个好朋友送了她一大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