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时辰,何思衡终于将他的画像描绘完毕。
一般人物画像,且带背景图的,少则三个时辰,多则一天才能描绘完。
而陆昀这幅画像仅只是人物,加之何思衡画技精湛,所以才完成这么快。
陆昀走过来,但见画轴上一美貌少年端坐于凳椅上,少年眉目疏雅,着一身靛青襕衫,平视前方,不苟言笑。
画像栩栩如生,不输真人,连陆昀本人都不禁喟叹,不愧为丹青世家的子弟,倒把个人物画活了。
何思衡这边已换了支毫笔,蘸上墨汁在画像右端题下几个字: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陆昀看了心下微惊,这两句诗出自诗人杜牧的《会友》,后面两句是天涯明月新,朝暮最相思。
是描写友情的一首诗。
古人常以相思述友情,他不能以现代眼光看待后面两句,不然就是狭隘了。
紧挨着底端落款处又题:景顺壬辰年冬月二十六何毓臣题画,赠友陆昀。
“给我的?”陆昀惊奇。
“嗯。”何思衡搁下笔,看着画像,嘴角微微一扬,笑道,“画的是你,画像自然也要归你。”
又道,“昀弟如若不嫌,毓臣愿为你年年画像一幅。”
陆昀当然不会嫌,他还求之不得呢,古代没有相机,一个人的年华便固格在画像上留念。
只是年年要人一幅画,不回赠点什么的话,倒显得自己脸皮太厚。
很快他就道:“昀不敢嫌,为表谢意,改日我以他物相赠。”
何思衡爽朗一笑:“侯府的东西金贵,昀弟尽可砸过来,我可是来者不拒。”
陆昀也跟着笑了笑,同时又不免打量他几眼,何思衡是安徽人,安徽钟灵毓秀之地,人才辈出,养出的儿郎自也不俗。便说这何思衡,身姿挺拔,如竹如松,端的一副谦谦君子之相。
陆昀看了会儿,既而目光又落在那幅画上,再次赞不绝口道:“毓臣兄这幅画当真妙极,怕是可以出师了。”
何思衡谦虚道:“昀弟过奖了。”待画轴上的墨迹干透,他卷起来拿根红绳绑了递给陆昀。
正好下午课时间到了,陆昀收起画,两人一道往教室去。
下午是律法课。
这里的律自然是指《大夏律》。
国子监课业繁重,背书、写字、作文是学生每日必做的功课,而背书背的不仅是四书五经、诗赋史籍类的内容,《大夏律例》也要熟读记诵。
《大夏律例》由两部分构成:总则《名例律》以及分则《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和《工律》,共有律文四百余条,附例一千余条,内容颇为详备。
律法课也是由刘助教教授,刘助教不要求学生们能将这么多律文条例记背如流,但是要熟读讲解出来。
今日律例课所学为《户律》中田宅和婚姻两条律文,以及这两条律文下所包含的诸多条例。
刘助教让学生们自行看书,看完以后他挑选学生答问。
陆昀看着书案上厚厚的律文,上面的字都是繁体字,且没有标点符号,不禁想,得亏自己是胎穿来的,打小就接触这些,若是半路穿过来,要他学习古人的书籍,头都要疼死。
约莫过了半个多时辰,刘助教叫学生们合上了书,接下来他要提问。
“陆昀——”
陆昀没想到刘助教第一个叫的竟是他的名字,他起身恭敬道:“学生听答。”
“今有一功臣之家,下有田土二十余万亩,却被人举报没收田地八万亩,杖一百,徒三年,这是因何?”
陆昀回道:“因这功臣之家被没收的八万亩田地是私田,没有缴税。”
此罪根据《户律·田宅》第三条功臣田土律条而判。
其条律曰:“凡功臣之家,除朝廷拨赐公田外,但有自置田土,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