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章(2 / 3)

交,甚至与各皇子关系异常疏远。十五岁时立志戍边,禀明当今天子后,带着两名与他从小一起长大的侍卫只身开赴幽州。

短短四年内,他从一名普通的军中小兵升至幽州车骑大将军,统领幽州突骑。却从此后再不受任何军功封赏,似乎只执着于驻守边疆要塞之地,仅醉心于纵马扬鞭与刀光剑影。

传闻他在上京的府邸甚至荒芜到府中所有奴仆全部解散,连唯一的一名老管家也已告老归乡。

甚至在宫中每次重大活动中,一众皇子公主皆华衣重彩出席,唯独从不见六殿下的身影。

久而久之,朝中再无一人视殷越离为皇子,就算偶尔提及,也不过只当他是一名昱朝的边防守将。

而他晏少梁也只是当初随口替幼年的殷越离挡下了太傅的责罚,那也是两人迄今为止唯一的交集。

却不曾想,这样的六皇子,原本应在幽州月下八千里路云和月的突骑将军,竟然会突然出现在青州,警讯于他。

昨日接到密信后,晏少梁仓促之中,调集了府中能调集的所有府卫,竟然只有区区十余人。

目前,他已将全部人手部署在府库四周的隐蔽之处随时待命。

而今晨,六殿下的两名侍卫赶到。带来的消息却令人沮丧,对方似乎训练有素,绝非一般的贼匪。

张通玄死后,青州出现权力真空,形势一派混乱,刺史府并不安全,定然耳目众多。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走漏风声,晏少梁只能强自镇定,做出一幅胸有成竹的样子,希望能唬住隐藏在暗处的敌对之人。

只是经过连夜的盯防,仅剩的十几名府卫已经疲惫不堪,若此时受袭,能不能守住府库真是犹未可知。

***

等至午后,派出去打探消息的探子一一回复,均一无所获。晏少梁心急如焚,偏偏还不能在面上显出半分。

眼见又是一个时辰过去,案几上的茶水已经添了四五回。侍卫李聪总算向他通报,魏厉已到。

算起来,他与六殿下已有近十年未见。在他印象中,昔日的六殿下尽管还是个孩童,但眉目清朗,浑身上下充满力量。

如今的六殿下,多年的军旅生涯之后,定是活力更胜当年。

晏少梁念及此,听到前厅的门被人推开,连忙起身相迎。

只见一素衣少年气宇非凡,顾盼间神采炜如,智蕴机深。

晏少梁心中震动,长揖而拜,道:“今日得六殿下相助,子英感激涕零,他日必犬马相报。”

殷越离忙上前将他扶起,笑道:“晏刺史无需挂怀,某一直感怀昔日晏兄相助之恩,今日不过机缘凑巧,若能助晏兄一臂之力,也算了却一桩心愿,实属幸事”。

他前称晏刺史,提及旧事又称晏兄。晏少梁听得出他处事公允,为人坦荡,心中感激之情更是无以复加。

当下便将所知情况和盘托出,与殷越离推心置腹,仔细商议。

殷越离此番来到青州,确实是误打误撞。

起初,他是带着左律和应钺追踪一伙贩卖军马的马贼,一路从幽州追到青州,无意中从那群马贼口中,得知域外竟有一批贼匪欲劫青州府库。

青州前任刺史一案他略有耳闻,但此事与他无关,本不欲多生事端。只是获悉晏少梁竟然是新任青州刺史,突然想起幼年时曾受此人之惠,临时决定出手解围。

殷越离万万想不到,仅此一念,不仅他今后的人生卷入惊天巨变,更因此认识了他此生都再也放不开之人,当然,此时的他并不作如是想。

殷越离对如何应对目前的情况,如何以少胜多手到擒来。他的到来,着实让晏少梁松了一口气。

两人一番筹划后,殷越离下令撤去守在府库周围的府卫。

不仅如此,是夜,刺史府中张灯结彩。

新任刺史宴请府中所有参事主簿计吏等,席间觥筹交错之声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