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危机感浮上刘承懿的心头。
方知韵全然不知,短短几句话,让刘承懿胡思乱想了一路。
到了南湖,马车停稳,车上三人缓缓下车。
今日国子监休沐,不少官宦家的公子小姐们趁此机会相约道南湖游玩。
宫中马车走到哪里都引人瞩目,他们一下车,立刻成为人群中的焦点。
“你看,是三殿下和四殿下!”
“三殿下真是玉树临风啊!”
“难得遇到皇子出宫,我们去搭个话吧?”有些闺秀心中打起了主意。
“要去你自己去,没看到荣昌郡主跟着吗?也不怕她吃了你!”
“也是,惹不起惹不起,咱们看看算了。”
刘承懿温雅谦和,在上京未出阁的贵女中口碑颇佳。
奈何方知韵在侧,即使别人有心,也不敢上前攀谈。
周遭人群识趣地为他们让出一条路,无人上前打扰。
“驾车的是宫里新来的侍卫吗?长得真俊俏!”
有位小姐看到马车旁把玩着马鞭的段晏,忍不住拍拍身边同伴,惊叹道。
她略显激动,声音有些大,不少人听到她的话,这才发现还有一个陌生的少年面孔。
少年安安静静跟在方知韵身后,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可他的容姿出众,一旦注意到他,便无法挪开目光。
“看那身气度,应该是谁家的公子吧。”
“也是,万寿节快到了,封疆大吏都会带着家眷回上京。”
众人纷纷猜测段晏究竟是何许人。
平日里与方知韵关系比较好的小姐,直接上前打探起来。
“知韵,你不介绍一下身边这位公子吗?”户部尚书家的千金姚姝玥问道。
方知韵:“他是镇南王府二公子段晏。”
“镇南王府”四字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过来。
上京的公子小姐们本就对当朝世家谱系了如指掌。
镇南王段鸿更是大靖不败的传说。
往日段家军班师回朝,都是城中万人空巷,百官城门相迎,百姓夹道欢呼的盛况。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对先夫人用情至深,王妃去世后,他后院连只母蚊子都没有。
也是因为后院没有主母当家,人情往来没人张罗,段鸿自己也不喜欢应酬,所以鲜少有人见过他的家眷。
突然有位段家儿郎出现,众人也顾不上冲撞刘承懿和刘承瑾,只想上前瞧个新鲜。
“段二公子何时回的上京?王爷和世子也回来了吗?”
“随父兄一起,昨日刚到。”
“传闻镇南王铜筋铁骨刀枪不入,二公子竟生得如此文质彬彬!”
“我生来体弱,无法习武,委实有辱父名。”
“舞刀弄棍也没什么意思,读书挺好啊,可曾考虑过来国子监?”
“才疏学浅,恐怕不符合国子监选拔标准。”
“段二公子年岁几何,可有婚约?”
“今年十七,还没有议亲。”
“我家妹子今年十四,长得如花似玉,不知段二公子可否赏脸一见?”
“这……”
眼看身边围的人越来越多,话也越来越离谱,段晏有些无奈,求助的目光投向方知韵。
“行了行了,都散了吧,一个个如狼似虎,也不怕吓着俊俏小郎君。”
方知韵挡在段晏身前。
她知道众人是看段晏好说话,忍不住过来逗闷子。
哪有议亲连家门都不报的!
方知韵开口,大家这才反应过来,人是跟着皇子郡主来的。
两位殿下被冷落在一旁,刘承瑾心里藏不住事,早已面色铁青。
一帮人精都看出来气氛不对,飞快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