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局之战(2 / 4)

多人赈灾,可是那些大人连赈灾的粮食都凑不够。下臣听闻,衡王殿下心系灾民,已筹集了赈灾两三万余石,可解燃眉之急。”

顾玉潭向着衡王看过去,见他果然难掩志得意满之色。其实大家心中都有数,衡王手下把持着乾国绝大多数的粮商,先前朝廷派去的赈灾之人想从他们手中收购粮食,他们却开出了两百文一石的天价,目的就是逼皇帝妥协,让衡王出面解决赈灾之事。

可是即便仁帝真的让衡王主理此事,灾民就能得到拯救吗?

显然不会。

赈灾的差事又苦又累,还要离开京城好几个月。衡王这样养尊处优的性子,怎么会主动揽下这样的苦差事?

他的身份,既不需要从中贪污收利,更不需要凭借功勋升官进爵。

那他图什么呢?

无非是借由赈灾,到民间胡作非为,大肆传播谣言,扰乱民心,来给皇权最后的致命一击。仁帝自然是不会让他如意的,他迎着衡王带着几分挑衅的神情,却是温和地问向顾玉潭:“顾卿,依你之见,赈灾的章程该如何安排?”

顾玉潭微笑:“下官不过刚刚入仕,哪里懂得这些?不过适才闲聊时,听闻周国使臣中有一位特殊的人才,要向陛下献礼。只是他位份不够,只能候在别院之外,陛下可要见一见?”

仁帝的笑意加深几分:“来者是客,传进来吧。”

衡王的眉头皱紧,带着几分不解询问身边的蒋笙歌:“这是何意?”

蒋笙歌笑意不变:“或许只是他们的缓兵之计,殿下不必介意。”

经过宣召,别院中进来了一位身着粗布麻衣的年轻男子,看着不过二十五六岁的样子,可是他进来的一瞬间,周国的使臣竟然纷纷起身,对他点头致意。

等那男子站定后,周国的使臣才向仁帝介绍:“皇帝陛下,这是我周国的农会会长。我周国的粮蔬瓜果,都要经他的手运转售卖。”

那男子容貌寻常,却自有一种悠然的气度:“草民柳华霄,见过大乾皇帝陛下。”

他转头看向顾玉潭:“顾夫子,好久不见。”

仁帝饶有兴致地看向两人:“怎么,顾卿认得柳会长?”

顾玉潭看着他,虽是真正意义上的初次相见,但是却油然而生几分亲切感。

柳华霄便笑着回答:“顾夫子乃是在下的老师,于我有大恩。为了报答顾夫子,在下愿意向乾国出售五万石粮食,以每石五十文的价格。”

他话音一落,衡王却忽的站起身:“一派胡言!陛下,周国与我国并不算邦好,此举定是阴谋!”

柳华霄并没有理会,而是继续说道:“粮食此刻就在皇家别院之外,陛下可派人去挨个查验。查验无事之后,再一手交钱一手交粮。”

衡王脸上的表情都快扭曲:“你说,你到底意欲何为,是不是周国派你来打探我大乾的消息,是不是周国想要对我大乾不利?”

这番胡搅蛮缠听得周国使臣纷纷皱起眉,带着几分不悦反驳:“衡王殿下这是何意?我周国好心相帮,还要承受这样的污蔑?”

仁帝也冷斥了一声:“王叔!莫失了分寸。”

蒋笙歌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角:“殿下!”

衡王渐渐冷静下来,这才愤恨不甘地坐下。不怪他失态,本是十拿九稳的事情,哪知道一开头就被周国的人横插一脚,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

不过没事,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他的人马已经纠集在了城外,只等着一声令下,就会将周国的兵士带进京城,到时候他再向周国皇帝禀报,定要处死这个柳华霄!

就这样,衡王一边心不在焉地饮酒,一边频频看向顾玉潭。

顾玉潭假作不知,心中却在冷笑。这就受不了了?好戏还在后面呢。

一直到夜幕即将降临,内监却忽然来禀报:“禀报陛下,谢大公子在别院外求见!另还有一名周国的大人,说是行程有变,所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