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险(3 / 4)

,众人都是微笑以对,跟之前定县混乱压抑的氛围大相径庭。

郑县令一路迎出来,盛时行笑着与他见了礼,又道:“这一路走来,看定县风气一新,郑明府居功至高。”

郑县令却是露出一丝赧色:“盛御史谬赞了,下官当初遇匪一筹莫展,若非御史出谋划策,舍己为民,定县如今还不知是什么样子,好在山匪已被剿灭,雍宁关将士们亦是不吝工不惜料,将全县被损毁的房屋都修葺一新,才得如今气象。”

盛时行寒暄着,内心却思量郑县令这么短时间就把一个烂摊子给收拾清楚了,加之居功不自傲,果然还是百姓的眼光更亮些,大家认可的“郑县丞”比尸位素餐的褚某人,更适合这个位子。

说笑间来到后衙,却见之前被褚县令一家大小妻妾数人占据的后衙清理的十分素净,难免有些疑惑,郑县令又道:“此处已经改做值守的文吏和衙役们暂住的公宿。”

盛时行心中又是一奇,但也打了个点,心说莫非这位郑县令连后衙这么好的院子都看不上,要在县里占地起官宅?郑县令虽然看不出她这层心思,但也明白县令不住在公廨里是有点奇怪,抬手将盛时行迎入待客的堂屋,奉茶笑道:“盛御史见笑,下官是本地人,家就在县衙后面那条街上,是众位文吏衙役们都去熟了的,有事他们开后门就能敲响我家的门,没必要占着后衙那么大地方了,白日里办公待客我就在这间屋子,虽然小,但也一应俱全。”

盛时行这才明白,这位郑县令是真的清廉爱民,且友爱同僚的好官,心中庆幸自己阴差阳错来了定县,免了定县百姓再受那褚某人的荼毒。

不过她也不想多说溢美之词,只是微笑颔首:“我刚来定县时,就听坊间纷纷传说褚县令各种不堪,百姓们也都说,幸亏还有郑县丞和王县尉,让定县还过得下去,我一直认为,民心所向之人,才能为民之父母,现在看来果然如此。日前吏部已经发文,批准了我参劾褚堏,举荐郑明府为县令的公文,不日便会发来正式的任命,以及你的官告和敕牒,同时也会着人带褚堏回京候审,望郑明府莫忘造福一方的为官初心,继续护佑定县百姓。”

郑县令闻言眼眶微红,赶快起身:“下官多谢盛御史提拔,下官定不负御史所托……”

盛时行看他振衣打算大礼拜谢,赶快起身将他扶住:“郑仁兄,不可如此,我虽然品秩略高于你,然在为官之道上还是后辈,这些话也不是我对你的托付,而是定县数千百姓所托。”

郑县令点了点头:“下官明白了。”盛时行一笑又道:“仁兄正式上任后,对本县便有裁处之权,定要仔细选择佐官僚属,才能将定县治理得更好。”她本只是提点郑县令一句,谁知郑县令却是一笑,压低声音道:

“说出来不怕盛御史你笑话,下官虽然不敢居功自傲,也明白护持定县乡民之责大约是要落在我肩上了,自己也想了想,还是想举荐王老弟为县丞,而县尉,自然是勇武忠孝的梁班头合适,他还有功名,本就可为官,御史你看如何?”

盛时行看他实实在在不藏着掖着,排布也很合理,一笑挑了个大拇指:“十分稳妥,定县百姓有了你们三人,以后的日子一定能过得更好了。”

郑县令一笑拱手:“有你这句,我就敢往吏部递公文了,郑某定不负御使所托!”二人遂一笑作别。

料理完定县的事情,盛时行又随颜幻将张九的尸身看了,二人商议一番,就先回到颜家团聚歇下。

翌日,二人先后向颜老和周里正了解了楔子山的情形,以佐证吴天和张九的供词,但对于那帮神秘的蒙面人的来历,还是没有半点头绪。又因楔子山那里塌方之事,不敢再去现场勘查,好在一开始收拾的那包证物还在,盛时行细细看过那些乱七八糟的长短刀剑,忽被其中一件吸引了目光,拿了一块粗布细细擦拭干净上面的焦灰,看清形制后,心更是一紧,抬头对旁边忙着填验尸格目的颜幻道:“非真,去寻九娘,咱们回雍宁关。”

“嗯?不等明日他们来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