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也钻研了很多新闻报道,国内的、国外的,央13、CNN、BBC、ABC、AP等等。也模仿他们的拍摄方式去拍了一些选题,就比如上次您在微博上看到的揭露餐饮黑幕的新闻。到省台后也有去观摩新闻栏目的制作流程,学着写他们的选题表。”
“就这?”
姚导略显不屑的语气,让吴畏有些困惑:“我又不是班科出身……”
不是班科出身,能做到这个地步,也不错了吧?
可姚导道:“邹静也不是班科出身,有妨碍她成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吗?”
这下吴畏就更困惑了,邹静在新闻圈很有名是没错,可姚导不是邹静挤走的吗?姚导不恨邹静吗?
吴畏忍不住八卦了一嘴:“外面都在传,您是被邹静整内退的。”
姚导:“你也知道那是传闻,一个梦想成为新闻工作者的人,听信传闻,不去挖掘背后的真相,这也是你做新闻的态度吗?”
吴畏被他怼得哑口无言。
姚导又道:“你说你看了不少国外的新闻,那我问你,你感觉CNN、BBC、ABC、AP那些国际电台的报道做的如何?”
吴畏不敢掉以轻心,认真答复:“立场鲜明,细节感人。”
姚导反问他:“立场鲜明、细节感人的报道就一定是真实的报道吗?”
吴畏结结巴巴道:“国际大台,应该不敢造、造假吧?”
姚导摇摇头,犀利点评:“迷信权威。”
不管吴畏答什么,姚导都要否定一遍,吴畏都不知道该怎么答才是正确的了。他索性端坐在那儿,低着头把玩着手上的旧茶杯,安静地等姚导教训。
那是“二零零五年全国十佳新闻工作人物”的纪念茶杯,白底红字,年代虽然久远,可上面的字迹依旧鲜明亮眼,灼灼生辉。
姚导见年轻人几句话一问就焉了,笑笑道:“不是所有我们看到的新闻都配被称为‘新闻’,国际新闻的真实性我就不妄作评价了。但你记住,想做新闻,就一定不能迷信权威,要做到不听信传闻,专注于挖掘真相,呈现真相。”
吴畏忍不住问道:“那您内退的真相是什么?”
“哈哈!”姚导大笑两声,“还能有什么真相?一把年纪了,该给有才干的年轻人腾出位子,让他们去冲锋陷阵了。”
吴畏:“真的?可他们都说您和邹静在饭桌上差点动手了。”
姚导摇头:“编得也太离谱了些……你来我家就为了八卦这个?”
吴畏:“也不是……我就是……问问……”
他不知道怎么表达对恩师的关心才好,想了半天,才鼓起勇气道:“师父,其实邹静有找我聊过,说有人举荐我,让我去新闻部门上班。是你向她举荐了我吧?”
姚导没有正面回答:“你去了吗?”
吴畏表示没有去。
姚导有些诧异:“你不是想做新闻吗?这么好的机会不珍惜?”
吴畏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态度:“理念不同。邹静虽然一直跟我强调重团队荣誉、不要太看重个人得失,可我觉得她所谓的团队荣誉就是个人精致利己主义,外界都认为荣誉和成绩是她带出来的……我想做新闻,纯粹地做新闻,而不是成为别人上位的工具人。”
姚导欲言又止,他本想劝说年轻人没必要非黑即白,工作是可以放下身段适当妥协的,可他又想想,年轻时的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为了栏目与领导拍桌子叫板的事也没少做。
他摇摇头,这个关门的徒弟还真有点像自己。
吴畏口中提的那个饭局,确实是一场鸿门宴。台长把几个栏目的导演制片拉一块组个饭局,是为了宣布台里新的整改措施。
几轮觥筹交错下来,领导就打开天窗说亮话了,访谈类栏目收视率逐年下滑、招商困难,上面开会讨论决定停掉几档栏目,其中就有姚导所在的《名人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