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也散了。第一学期她还被评为三好学生,到了第二学期成绩就下滑得厉害。
等成绩出来,已经落到中下游的林扶音愈发怅然。
那时还流行排名,班主任将名次单打印出来贴在黑板旁边,下了课一群人围着看,毫不意外,宋冰泉稳居第一,令人惊讶的是,新生排第三,的确是很优秀的女生。
林扶音不敢去看自己的名次,她逃避成绩,也逃避宋冰泉的目光。
她不敢将成绩单带回家给林妈签字,那时候她把林妈那句“考不好就辍学去打工”当了真,不知如何是好。林扶音躲到厕所里偷偷把分数开头的7改成9,笨拙的手法自己都看不过去。林扶音感到一阵反胃,紧张到想吐。
所以初恋带给她的,不止是甜,还有那些晦暗不明的自责与自卑。
林扶音的思绪零乱,她摸了摸手中的信,还挺有点厚度,上一世宋冰泉确实总寄信给她,俩人每周通信,如笔友一般,这是林扶音在彭山三年的精神支柱。
而临近高考,宋冰泉却消失了,整整两个月,林扶音心神不宁,反复修改措辞的短信发出去,最后也没有收到回信。
考完最后一科,同学们回到教室,带着发泄的情绪把书和卷子撕碎从楼上洒下,纷纷扬扬如一场大雪,像青春落幕时的彩带。
林扶音被这场景激发出一些情绪,鼓起勇气又发了一条短信给宋冰泉,问,你报哪里?
依然没有回信。
直到林扶音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她才收到宋冰泉的解释,说他当时想专心备考,所以没有回信息。
林扶音笑,说理解。
宋冰泉又说,对不起,我没有填北京的大学,我爸妈给我选了A大。
林扶音说,没关系,我也没填北京。
俩人曾约好一起考去北京,宋冰泉听到这里长舒一口气,语气轻快许多,说多么感谢林扶音当年的笔记,其中有一段句子很切题,刚好用上了,他的语文成绩考出了高分。
其实林扶音第一志愿是北京,只不过落档到了第三志愿,B市。
幸好。
林扶音有些庆幸,幸好没有沦落成笑话。
此时的林扶音对宋冰泉早就没有了感觉,少年时期,感情多得用不完,爱与恨都写在脸上,放在心里。
现在早就看淡了
林扶音拆信的兴致都没有,直接丢进了抽屉里。
“怎么,情书都不屑看?”蒋笑坏笑。
林扶音飞出一个白眼:“情书哪有数学题好看。”
“不愧是林姐,走,吃面去。”蒋笑笑得一脸阳光。
林扶音拉上夏梦一起,愉快加餐。每天晚上9点后的操场围墙下,是林扶音未曾察觉到的最惬意的一段时光。
林扶音没想到的是,她不回信,宋冰泉竟然找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