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拜访威胁(2 / 3)

北门老枪 北风2024 2140 字 12天前

,猪怕壮,苍原二本不惧怕这一点,通常是不卑不亢,荣辱不惊,这一点与他的年龄极不相符,德川安康对他有知遇之恩,这一点让他很感动,伯乐识得千里马,千里马不肯辜负伯乐,所以很多时候,苍原二本总是从维护德川安康的权威和利益出发,很长一段时间里,德川焦躁不安,狮子沟的遭遇,堂本木泽的死去、密牙干的运输队覆灭,这些或直接或间接都与浅仓有脱不了的干系,以及可能发生的机场变故,让德川不得不谨小慎微起来,怕日久生变,没有情报的汇总,一切都是瞎子或聋子。

浅仓虽然表面上对于苍原到来表示欢迎,但骨子里却极端排斥,他知道: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上层的认知度,有了功是苍原二本的,有了过,就是他浅仓的,前面一段子由影佑祯昭搅起的浅仓旋风,已经风平浪静了,上上下下欢呼声很高的广木弘一,是否可以回到清仁府,就看老师一己之力能否平衡各方实力,有关堂本木泽的报告,多达七十多页,从根据到理由到形成结果的推力,详尽阐述堂本木泽中途夭折的原由,看来这份大部分由高桥志雄起草的报告,在军界引起共鸣,是否可以理解:浅仓又平安躲过一劫?他一口咬定:堂本木泽是满铁残余共党所为,他们孤注一掷,要报猎刀一箭之仇,也许神州共党也参与其中。这份带着抗辩性质的报告,得到了大多数军界同仁的认可,可还没容他窃喜一下,又一道催命符就落到他头上。

汪天培是他独立发现发展起来的一条支线,这么多年,一直得心应手,他不会也不可能介绍给苍原二本,除非他安全离开清仁府,想到汪天培这个人,李复征这个名字,就象个影子,逐渐在他面前清晰起来,怎么把这样一个重要人物遗忘了呢?他坐在沙发上,冷笑起来,这个刁钻的无利不起早的老军阀,象狐狸一样狡猾,他甚至到兴奋得手足舞蹈。

李复征非老蒋嫡系,这个人出生于草莽,识字不多,早年在东北关外跟张作霖沆瀣一气,因酒误闯六姨太香闺,和张氏闹掰了,就跑回老家,在清仁外的巫婆道外东拼西凑起一支不足百十人的小队伍,占了山,立了王,当时西太后还在统治着大清,光绪帝正在瀛台蒙冤,就是这小小的百十人班底,渐成气候,数十年发展,成了一方霸主,人多势众,蒋氏在焦头烂额北阀时,他们成了一支不容小觑的武装力量,袁、蒋要分庭抗礼时,他们这支力量夹杂在中间地带,就成了香饽饽,一度摇摆不定,身价倍增,加官进爵是没有用的,真金白银才能打动人心,早已经倒向老蒋怀抱的钱绪军,在老蒋授意下,就委托钱其军从乌木镇和约翰逊那儿购枪一万枝,子弹5万发,亲自送达李复征处,外加大洋一万,袁世凯听信了倪嗣冲建议:口头许以高官厚禄,等腾出手来再说,并且枪弹没有,只给大洋三千,李复征左手是袁氏,右手是蒋氏,两手一掂量,这份量太不一样了,他是收了袁氏,收蒋氏,风口浪尖上倒戈响应北阀,害得袁氏为此吐过三口血。

这是王八蛋之行径,为浅仓所不耻,但也许只有这个摇摆不定的草莽,才能搞到横江江防布署图。想到这儿,他兴奋要弹跳起来,过往烟云飘过去,在云烟背后,才是这个人的本质,为了上位,李复征曾经和文迁玉争执过,但终因战功不及文廷玉,败下阵来,老蒋既讨厌他,又暂时离不开他,他平衡了某种力量一家独大,文廷玉任了司令,李复征成了集团军的副司令,就力量上来说,是兵打一家,将合一处,17军分两半,一半是文廷玉的班底,另一半是李复征班底,力量上齐鼓相当,这种制衡,是老蒋惯用的把戏,拉一下打一下,让内讧制约对方,蒋氏高高坐在上面,玩忽悠。

李复征的家坐落坎儿井胡同最繁华的地段,那儿离横江码头较近,是新兴地块,早年落草为寇时,曾经是四通八达,后来人烟便得稠厚,有很多是他的旧部,就挨挨挤挤,贴着它,码头上一些有钱的散客,为了方便生意,甚至为了迎合李复征,也想从那儿得到他的庇护,做了他的邻居,头上顶个义,行走在江湖上的李复征,广结朋友,渐成气候,李家变成李府,比原来大了十几倍,他娶了一群女人,生了一堆孩子,那个出头露面的老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