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044 女首富
1984年的上半年,陈茉用自己的手段与智慧,为大多数人上了一场高级商业课。
原来,资本还可以这样运作!
时代家电还没有开张营业,就已经彻底在市场上一炮打响。惹得众多同行警惕惊呼:狼来了!
订单接到以后,就是厂房迅速破土开建,陈茉加大财力物力人力,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建造好,然后设备进厂,开始流水线生产。这段时间,陈茉可谓是忙的晕头转向。
缺员工,缺技术工,缺劳力工,缺时间,缺材料,缺一切缺的东西。事业刚刚起步的初期,只能用一个字儿来形容:乱。这里需要出主意,那里需要主持大局,还得整合三家时代产业相互接洽交融,陈茉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五个小时。所以,任何性质的成功都不是偶然,哪怕你偶然成功了,想要维持成功或者更成功,就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代价。
现在仔细想想,陈茉这六年来,都是在稳扎稳打的为以后铺路,所以很多事情都做的很轻松,就连上海时代家居扩张,也是只负责了前期的工作定位和后续方向发展,然后把所有的烂摊子都交给了王驰。现在,终于到她走上前台,自己开始收拾自己铺下的摊子的时候了。足足用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厂子阶段性搭建完成,设备进厂,早早就招好的技术工人们先后开始投入生产。
陈茉终于可以稍微喘了口气。
然而她暂时还不能休息,因为,还有一个大招,要到放出来的时候了。让我们把时间追溯回1979年4月,那个时候,总设计师第一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
对于出口特区,想来大家都是有些茫然的,但是1980年三月他换成的新名字,被后来所有受过义务教育的人熟知:经济特区。那么这个经济特区,是在哪里率先开始的呢?没错,在深圳。
几十年后的课本里,曾经记录过两个春天,一个是1979年,一个是1992年,这两个春天,被称为是总设计师两次高瞻远瞩,且意义伟大的政治决策。但其实上,总设计师在这十几年中,一共有过三次南巡。第一次是开篇经济特区定位,最后一次是南方谈话带来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那么中间的第二次呢,第二次起到的作用是什么?是的,是肯定。
1984年1.24日,总设计师来到深圳罗湖区,登上了正在建造施工的国际商业大厦,视察过后,他对经济特区表示了肯定:特区的路子,走对了!就是这句话,让深圳开始腾飞。
泱泱大国合聚发力,愣是让这个先前不起眼的小渔村,飞速成长为国际化一流大都市。
那么,这个和陈茉有什么关系呢?
很显然是有的。
所谓先知,在中国,最宝贵的,当然是对政策的先知。1980年陈茉初到上海,开始了她的家具产业崛起之路,现如今已经四年,在家具行业混得风生水起的她,好像……没到手多少钱。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要知道,八十年代只要下海经商,就能赚到钱,别提她几乎垄断了长江三角洲以南所有的家具市场。
那么,这四年来,她赚了有多少钱呢?
百万,千万,还是数个亿?
坦白来讲,陈茉她自己都不知道。
因为,她到手的钱,几乎都没有悟热,就很快从账面上流了出去。那这些钱都去哪里了呢?若是有心的话,你就会发现,80年到84年间,南方的地皮价格,比之往年,有比较大幅度的跳跃提升。没错,陈茉把这些钱都用在了买地皮。
在中国,房地产行业几乎是最为稳赚不赔且一本万利的行业。提前预知政策的陈茉,开启了自己在南方买买买的土豪之路。深圳,海南,珠海,厦门,汕头这五个经济特区,还有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几乎就没有陈茉放过的地方。
只要账面上有钱,那就买!
通通买买买!
这个时候,地皮的价格,便宜的让你难以置信!买完以后怎么办呢,让地皮闲置以后等升值?二傻子才会这么做!
你看看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