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张怀民,“给钱!”
隔壁张政委准备去训练基地,闻言停下,“张怀民,小苏同志买个菜还得向你伸手?”
张怀民无语:“您听她的口气像吗?钱暂时放我这儿。”
张政委转向苏笑笑:“是这样吗?小苏同志,不用怕,咱们发了工资都是交给军属,张怀民敢学周扒皮,你尽管告诉我,我罚他写保证书。”
可不能让他误会!苏笑笑连忙说:“谢谢政委。没有。你看我长这样也不像吃苦受罪的啊。”
“你的情况我了解。你在首都有工作,父母双职工,家庭条件很可以。”张政委语重心长地说:“来到咱们这里,委屈你了。”
苏笑笑愣了愣神,怎么就委屈了?这里不是挺好的吗。
鱼米之乡,靠山临海,大旱三年也饿不死啊。
苏笑笑不知他何出此言,笑着说:“政委,您真误会了。他这些年的工资都被我存起来,只是家里的小钱在他身上。”“那就行。”张政委看到菜篮子,不由得想起另一个经常拎着篮子性格直爽的女同志,一时心里挺难过,“买菜去吧。”苏笑笑带着满腹疑惑离开。
回到家粥好了,她立刻做鱼。
张怀民拿着饭票跑去食堂买几个馒头,回来正好吃红烧鱼。
团团闻到鱼香幸福的醉了。
张怀民见他一脸陶醉的样子,朝他小脸捏一下:“满意了?”“妈妈,我要大块!”团团转过头把碗递出去。苏笑笑给他夹一块鱼腹肉,又挑出鱼鳃肉,“看看有没有刺啊。”
张怀民:“海鱼刺少。你也吃,别光喂他吃。他吃好鱼凉了就腥了。”
苏笑笑点点头夹一块肉:“你也吃。"—边吃一边问,“之前张政委干嘛那样说?是不是你前团长——”
张怀民微微摇头:“我前因长跟嫂子感情很好。给老家寄钱都是他父母多少他岳父岳母多少。”说到这里不禁叹了一口气,“不足那些人用习惯了,嫂子当初给老人钱的时候老人也不取嫌少。”不由得
想起他岳父岳母,再一想苏笑笑给出去的钱又凭本事要回来,他就把想说话的话咽回去。
"那是因为什么?"
张怀民不想说说东道西。可苏笑笑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总要对家属区有所了解,所以就告诉苏笑笑整个家属区只有一半家庭和谐稳定。
姐。
有的军嫂娣岛上封闭偏僻,待几年就受不了要回老家。有的吃不惯海鲜和面也要回老家,有的干脆离婚。还有部分军人十多年前嫌农民出身的精胂之妻配不上他们,离婚后娶家境好的女学生或富家小随着“革命”到来,家境好的成了资本家,富家小姐属于“黑五类”,这些军人又嫌妻子出身不好。有的提出离婚,有的不敢主动提就搞冷战或者三天两头吵架。
张怀民最后说出他的怀疑,“政委可能怕咱俩也是他们其中一对,以后要半夜里起来劝架。”
苏笑笑不禁问:“听你这样一说这边人员挺杂?”
张怀民点头:“天南海北哪个地方的都有。算时间应该是我们相亲那年,有个军人嫌他妻子出身不好,想离婚娶渔家女。那个时候革命闹得历害,一旦离婚那个嫂子不死也活不好。嫂子怕离婚,好像找
了上面领导,领导叫人核实情况,结果你猜怎么着?”
苏笑笑猜不出,给团团夹一块鱼。
“那个渔家女确实是渔家女,但也收了特务的钱。”
苏笑笑的筷子掉地上,惊得睁大眼睛,什么鬼?这不是电影情节吗。
张怀民:“六十年代这种事很多。常凯申经常想打回来,叫特务搜集布防情况,可这个岛说大很大,说小也小,渔民们都打过照面,特务不敢登岛只能收买岛上的人。”
"那事后来怎么办的?"
张怀民微微摇头:“当年我虽然在这边,但不在这片海域,不清楚。”"那现在还有吗?"
“有肯定还有。不过应该是只拿钱不办事。”苏笑笑好奇地问:“不怕一出去就被特务杀了?”张怀民:"杀人偿命。特务的命也是命。南边给的那点钱不足矣让特务拼上性命。"
“对啊。现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