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海岛新家(3 / 4)

妈妈给他倒点粥,喝小米粥就馒头。

苏笑笑摸摸他的小脑袋:“委屈你了,苏团团。”

"妈妈明天给我做好吃的!"

言外之意,补回来就不委屈。

苏笑笑刚才去院里找树叶点煤球看到一片小葱。她出去薅两根葱,到厨房洗干净甩甩水递给团团,“凑合一下吧。”

团团把他的半块馒头掰开,把小葱卷吧卷吧塞进去。

张怀民:"菜不如葱好吃?"

团团点头。

苏笑笑:“只要他吃别管他怎么吃。你有空关心他,不如说说这些家具怎么都是常年使用的痕迹。还有门口那些整整齐齐的菜地,别说你拾掇的。”

张怀民叹了一口气,知道她会问,可也没想到这么着急:“我怕说了你后悔。”

“还没说呢。”

张怀民:“说来话长!”

苏笑笑点头:“慢慢吃慢慢说,我不着急。”

张怀民一看躲不过去,只能从头说起。

去年下半年张怀民准备休假探亲,突然接到上面命令,所有军官取消休假。没过几个月南边不太平。照理说南海的事不需要东海出面,东海加强巡逻便可。

张怀民的团长请求出战。总部也想趁机练兵就允了。张怀民自然也去了。快结束了,他的团长救人受伤,海上没有医疗船,耽误救治人没回来。

张怀民哪还有心情休假。

他的团长入土为安,他们团军官在新团长的带领下安抚好军属,一切尘埃落定又出事了。

部队把抚恤金给前团长妻子,前团长妻子想着公婆晚年丧子不容易,很大方给了公婆 笔巨款,她公婆反而认为她能这么大方说明她手里还有很多钱,就逼她把钱拿出来。她娘家人当时也在,娘家人为

了闺女和俩外孙着想不同意,拉扯间前团长嫂子从二楼摔下来。

苏笑笑手抖,不由得把碗放桌上:“死了?”

张怀民:“其实没大事。可她父母和公婆都是农村人,啥也不懂,认为流血就得找医生,等把人晃晃悠悠送到医院,医生查出问题查了血型再输血,人已陷入昏迷。后来强撑着一口气交代完后事。”

苏老爷子在家中去世的,苏笑笑不怕。陌生人死在屋里,哪怕是军嫂,苏笑笑心里多少有点瘳得慌:“那俩孩子呢?跟那群没良心的回去了?”

“哪能让孩子回去。那个嫂子就是怕她公婆把孩子弄走,拜托钟团家的嫂子照顾他们。现在跟钟团的几个孩子一起吃一起睡,乍一看跟亲兄弟没两样。”

苏笑笑不禁说:“没回去就好。回老家一辈子完了!”

张怀民点头:“其实本来沈团长想收养他俩,因为沈团只有俩女儿,担心他老了以后闺女没有娘家人撑腰被欺负。后来也不知道因为什么没成。他俩也不愿意去沈家。”

“听你的意思钟家没女儿?”

张怀民:“五个儿子!”

苏笑笑惊得张大嘴,老天,这么多孩子。

“有血缘关系的只有仁。早几年收养两个,钟团说在火车站捡的,简直胡扯!”张怀民想起这事就无语到想笑,“估计孩子父辈身份有点不好明说。”

苏笑笑朝外面看一眼,没人路过她才放心:"这话还跟谁说过?"

张怀民笑道:“只跟你说过。其实这事大家心知肚明,不需要明说。无论大人做过什么,孩子是无辜的。再说了,那俩孩子的父母长辈真叛国叛党,首长第一个不同意。”

“你怎么知道首长知道啊?”

张怀民:“首长夫人平时磁到那俩孩子很关心。咱们南边这片海域只有我们一个师,师长跟钟团是邻居,师长嫂子经常过去帮忙做衣服做鞋。前年我回家从钟团门口过就看到师长嫂子跟几个孩子有说有

笑,说明孩子父辈没什么原则性问题。"

苏笑笑忽然想到一点:"不对啊。你说年前年后的事,可这院里的菜——"

“之前有人住进来,也不知道是心虚还是怎么着,非说夜里有动静。没多久就搬走了。”

苏笑笑以前也听同学说过,头天晚上放床头的东西,第二天早上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