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4 / 7)

怕冲撞了呢。

乌云珠表情微妙,“奴婢大概知道为什么,方荷姑娘打水榭回去后,奴婢急着回来伺候,又想着行宫内没有危险,只把方荷姑娘送进了行宫。”

“但听底下人来报,方荷姑娘碰上了惠妃和荣妃,叫姑娘在小花园门口跪了好一会儿,还打着讨好您的幌子,说是与方荷姑娘亲近呢。”

因乌云珠先前买消息足够大方,随行的粗使太监,在小花园附近看到后,立马就过来禀报。至于谨嫔,直接被听恶心了的乌云珠给忽略了,谁家是叫人下跪表示亲近的?

主子把看重方荷姑娘摆在明面上,惠妃和荣妃还为难方荷,那不是打主子的脸吗?还好意思拿主子说事儿,乌云珠简直气不打一处来,本来就打算要禀报的。

原本还心疼随行妃嫔的太后,闻言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简直是放肆!”她重重一拍桌子,蒙语说得又急又快。

“皇帝说得对,指不定是叫什么孤魂野鬼给冲撞了,倒是叫她们心思都野了,一点妃嫔的端庄都无!”

“这点经书哪儿够,叫人再置办些《地藏经》,回宫之前叫她们别闲着,好好静静心,免得回了宫,宫里盛不下她们!”

乌云珠这回一点拦着的意思都没有,"奴婢这就去办!"

于是,还没到晚膳时候,惠妃和荣妃、安嫔、谨嫔甚至随行的常在答应,都收到了厚厚一匣子的经书。

乌云珠话说得格外体面,“太后娘娘日夜忧思老祖宗的身子,这些时日寝食难安,也抄了些经书,好歹才安宁了些,想必是长生天在天上庇佑老祖宗呢。”

“主子觉得这法子好,想多给老祖宗祈祈福,好叫老祖宗在长生天的庇佑下,福寿绵长,千秋鼎盛。”

众妃嫔:“….…”可太后叫我们抄的是佛经啊!

佛祖和长生天一个佛一个神,也不串门儿吧?

安嫔和其他常在答应心里叫苦不迭,惠妃和荣妃、谨嫔心里倒是隐约知道原因,心里岖火得很。她们不就是说了方荷几句,没打没罚的,做主子的连宫人都说不得了?

皇上都没发火,太后倒护起来了,有本事把人要到自个儿身边去啊!心直口快又头铁的荣妃,头一回气得脑子一阵阵犯晕。

干脆连看也不看那木匣子,躺床上就报了病,却连太医也没请,明摆着是打算装病少抄几遍经书。

惠妃晚了一步,只能恨恨在心里骂荣妃,活该她生一个死一个,简直不长脑子。那是给老祖宗祈福,你摆出这姿态来,明摆着不愿意为老祖宗尽孝,把别人病中尽孝的路子也断了。

当然,她没法装病,却把沐浴焚香这套流程折腾出了花儿来,每天只慢悠悠的抄。安嫔更绝,叫人请了一尊金佛摆在屋里,每天说是念几个时辰的经洗濯心灵,然后再抄经。

反正她在佛前睡觉还是念经,谁也看不见,能少抄一点是一点。谨嫔还有常在和答应们不敢折腾,只能老老实实抄经,甚至还有人放血抄血经,总之都把姿态摆得十足。

太后得知后倒没说什么,她才不信这些虚的,虔诚那是摆在心里的。她也不在乎这些妃嫔们抄多少,只要老老实实待在屋里别出来惹事儿就得了。

就这么着,一直到七月十三御驾到达木兰围场,随行的妃嫔那叫一个安静,比在宫里还老实。但康熙的心情却没变好。

方荷比那些抄经的妃嫔还安静,真是见鬼了!她甚至都不偷懒了,每日早早起身,安静跟御前宫人一起伺候康熙起身。

用膳也只跟春来一起,不多不少,一如她以往的饭量,一点幺蛾子也没闹。在御前伺候的时候,低眉顺眼,无一处不妥帖细致,只是不爱吭声。

他缺勤快干活儿的宫人吗?

哪怕康熙故意逗她,方荷也不生气,只偶尔露出个有气无力的笑来,依然如故。以往要保持这样的演技对方荷而言还真不容易,可这回她竟然超常发挥了。

无他,一想到若成为贵人,要给至少十七.八个人下跪,还是每天,她嘴唇分分钟能挂油瓶。再想想一年只有一百两月例,等于白丢一万一千两,她不用掐脏都能表演个一秒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