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章(3 / 4)

法,也就是从芝麻里萃取甘油。

将芝麻清洗烘干,压榨出芝麻油,再将提前沉淀好的草木灰水过滤,得到碱水。

将两者混合慢慢加热,搅拌,使其充分皂化,析淀出的清液就是甘油。

只这里面的杂质不少,还得用细棉布多过滤几遍,放置沉淀几天,再过滤,就能得到纯度还算不错的甘油了。

在做甘油的时候,方荷提前把糯米和粟米分别用清水泡上。

十几日的微微发酵后,过滤掉水分,在小泥炉子上烘干,再用石臼研磨成粉,这就是传说中的古法英粉。

但这样做出来的粉很糙,古代上妆后才会担心一直掉粉。

好在后世的大聪明多,一步步改良出了成熟的做法。

在这散粉中再加入珍珠粉,反复研磨,加水搅拌,继续用细棉布多过滤几遍,就能得到比较细腻的粉水。

粉水得再次烘干,研磨,得到的就是大聪明们喜欢做的古法散粉了。

糯米做出的散粉是纯白色,加入胭脂粉就是腮红,但方荷想要藏拙,掺了粟米粉,制作出来的散粉是淡黄色。

还有些人喜欢往里加云母粉,据说云母粉可以防紫外线,但上辈子方荷一直都挺白,就没浪费这个钱。

到了大清朝倒是需要防晒,可想要找云母粉太费劲儿,她干脆就没提。

制作出的古法散粉,加入甘油,放在密封性比较好的罐子里使劲儿摇晃,充分乳化,便是水粉。

想要水粉贴服,有个小诀窍,就是甘油分次一点点地放,反复多摇晃几次,能更充分乳化。

等方荷制作出能用的古法水粉,紫禁城里已热得蒸笼一般。

康师傅在宫里待不住,干脆奉太皇太后和太后去南苑避暑。

后宫妃嫔和阿哥公主们都跟着一起去,御茶房的宫人自然要跟着。

*

方荷再见到魏地生,已进了六月。

这小子比过去黑了些,衬得一双圆滚滚的招子愈发明亮,整个人看起来格外精神,再没了过去叫人排挤的可怜样子。

一见到方荷,他就兴奋念叨个没完。

“芳荷姐,宫外的铺子开起来了,铺子不大,但位置还算靠近内城,要了一百三十两银子。干爹知道是芳荷姐出的方子,又给添了些银子,叫小陈子去乡下好收东西……”

“咱做出来的香胰子可受大户人家喜欢了,乡下的地主老财也爱买……”

“香体丸干爹叮嘱暂时不许做,但美白丸已经做出来了,小陈子跟内城几户官宦人家搭上了线,卖出去几瓶……”

“你不知道,顾太监对我可好了,根本没收我给的干利,却还是替我在万岁爷跟前儿说了好话,如今后宫的差事也能轮着我了,李德全只能干瞪眼嘿嘿……”

……

可能在御前办差不能多话,叫魏地生憋久了,这一念起经来,完全不输唐僧,话又快又密。

也难为他,能在压低了声儿不叫旁人听见的情况下,还能见缝插针把有用的话都送进方荷耳朵里。

宫外的铺子也用不着仔细收拾,反正巴掌大的地儿,也不指望贵人上门。

贵人们要什么,多是叫家里的下人出来采买。

刚开张两个月,头一个月没挣钱,这会儿魏地生将赚到手的八两五钱银子都塞进了方荷手里。

就这还给魏地生得意得不得了,觉得定是入宫耽误了他经商的前程,否则他高低能成个大商贾。

方荷:“……”就,小说果然都是童话故事。

那些一穿越就大杀四方,凭手里的方子叫古代土著虎躯一震,再震,持续震,纯属扯犊子。

就拿香皂来说吧,古代的清洁用品种类一点都不少。

没钱的用草木灰、皂荚、淘米水,芝麻叶……反正都是不要钱的,哪怕洗不太干净也能凑合。

有钱的人家那就更多了,澡豆、胰子、木槿叶、豆花水……怎么精致怎么来,左右累得也是底下人,总之不差钱,但家里都能做。

所以香皂和香胰子在富贵人家,用着也就是个新鲜,底下人为了图方便会买,可也不是没有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