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厨家的冲喜娘子 1(2 / 2)

快穿之食味 沙柳273 1251 字 2023-05-25

的姐姐卫子芊,同父异母的弟弟卫子禄、卫子瑜,妹妹卫子珍。

卫家不是京城本地人,当年山东闹饥荒,卫家爷爷辈兄弟几个带着家口逃难出来流落到河北一带分别择地定居下来,卫进良爷爷因做的一手好菜先进了一大户人家,后来和儿子到了一户三品大员家里。

再后来因为卫进良的一道葱烧海参做得味道极其好被三品大员举荐进宫做了御厨。自从卫进良做了御厨卫家便扎根在北京城了。

儿子卫诚忠一样继承了老爷子的手艺,二十岁时跟着父亲进了宫里,经过几年的锻炼也做了御厨,可谓子承父业。可到了孙辈却出了意外,卫诚忠的第一位妻子刘氏在生卫子恒时难产大出血,即使抢救回来也伤了根本,没两年就没了。

刘氏撇下的两个孩子便由奶奶看着,卫子恒生下来就体弱多病,把奶奶张氏弄得疲惫不堪不说身体也没将养过来,三岁那年卫子恒突然高烧,开始以为是风寒,请了郎中吃药也没好,等老爷子厚着脸请了太医看才知道孙子是得了叫痿症的病,现在医学称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经过医治病是好了,却落下走路跛脚的后遗症。

老张氏为此还大病了一场,这老的小的没一个好的怎么行?老张氏很快帮着儿子续娶了李氏做继室。李氏来了对上面的两孩子很照顾,结婚三年都没要自己的孩子,一心照顾继子女。

李氏的付出很快赢得了卫家上下的好感,两个孩子对她也很亲近。三年后李氏先后为卫诚忠先后生了两儿一女,作为继室的李氏可以说在卫家已经牢牢站住了脚!按老张氏说的,李氏就是他们卫家的大功臣!

可能是卫子恒自身的缺陷,从小卫子恒就不合群,在学堂上了几年私塾便不再去了,而是一心学做菜。不管是卫子恒自身的努力还是本身就有做菜的天分,他的厨艺进步神速,十几岁能做得一手好菜,每每老爷子尝后表面开心心里比谁都苦,他惋惜啊!为孙子的才能惋惜!

这样的孙子好好培养进宫做御厨是没一点问题,说不定还能到内御膳房当差。可惜他的腿脚残疾,身体瘦弱,不适合在宫里应付繁重复杂的工作。好在他还有两孙子可以培养,身为御厨是可以带一个徒弟在身边的,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培养和考核后一般都能留在宫里。

既然有了别的选择,等二孙子卫子禄稍大一些老爷子和卫诚忠的精力几乎都倾注于他身上,卫子恒也有了一些基础。只是培养一个好厨子可不单单需要时间精力,更需要大量的食材,卫家即使有两个御厨依旧不能放开了让两个孩子造材料,尤其那些珍贵食材。

何况卫子瑜渐渐长大,不久也要开始接触这些。卫子恒知道卫家的希望是两个弟弟,渐渐地他放手了,不再执着练手,而是帮着打打下手,用萝卜土豆蔬菜等贱物雕刻着一个个鲜活的刻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