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今日外出的多,早上林府的马车有点不够用。
等到快巳时才安排出一辆马车出来,她便带着紫鹃出了门。
马车轻晃,很快经过闹市,街道上叫卖声不绝于耳。
不一会儿,马车停了下来,林雾夕被扶着下了车。
林雾夕抬头看去,只见书肆招牌用墨迹书写了四字“三醒书肆”,笔锋遒劲,透露出一股文人的风雅。
林雾夕走了进去。
这家书肆,门面不大,店内四壁皆是书架,排列着许多书籍。
大部分是手抄版本。
许是明年大考之年,书肆中已有许多文人学子在看书。
书肆的主人,是一位身着长袍的老者,正坐在柜台后,手持毛笔,专注地校对新到的书籍。
林雾夕柔声问道:“掌柜的有礼,贵书肆可有四时月令、农要之类的书籍?”
“哦?姑娘竟要买农要书籍,我家有古本手抄,也有一版新编,不知姑娘想看哪种?”
林雾夕道:“我想都看一下。”
闻言,老者去寻来一本《农书》和一本《农要新编》给她,问道:“姑娘看看这两本行不行。”
林雾夕先是翻开《农书》看了一眼,便觉得头昏眼花,赶紧合上。
深吸一口气后,她才打开《农要新编》,介绍,要点都比较清晰,令人清爽许多。
果然,东西都要做对比。
她笑道:“我买这本《农药新编》,不知需要多少?”
书肆老者道:“五两银子。”
林雾夕没有讲价,示意紫鹃给钱。
书肆老者问,“不怪我多嘴问一句,姑娘买这书做什么?”
林雾夕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让您见笑了,新得了几亩良田,便想着了解一下。”
老者哈哈一笑,“原来如此。”
他又给她指了个道,“也叫姑娘知道一下此书来历,说来赶巧,这本《农要新编》是我昨日才收来的。那温生家里出了些变故,这才将家里传下的书拿出来寄卖,而且只卖五两,姑娘可是捡了个大便宜。”
林雾夕眉头微蹙,“原来是别人家里出了变故,让我捡了这便宜……”
不是她圣母心,而是“变故”这个词让林雾夕深有感受。
她家出事时,也是能卖的都卖掉,说难听点,她离开通县的样子跟丧家之犬没有什么两样。
而那,也才三个月之前。
不能回想,一想到眼眶又要红了。
林雾夕抿了抿唇,让紫鹃再取了五两银子出来道,“既是对方出了变故,我却不想占这个便宜,这五两请掌柜的交给书主,这本书我十两买下来。”
老者感到诧异,但很快又笑了,“姑娘大义!”
林雾夕微微一笑,没再多说。
但书肆在场的有许多人都看到,听到了,不由得暗暗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