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当即起身,准备为朱载坖写一幅字,严世蕃和赵文华赶紧伺候严嵩,铺纸研磨,写下了四个大字,君子见机。
严嵩放下笔,对朱载坖说道:“殿下当知此句出处吧?”
朱载坖当然知道,这是周易中的一句,原文是机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
严嵩笑着说道:“然也,圣人之言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殿下如今,潜龙之势已成,不必过于担忧,朝廷上下皆可为殿下所用,但可顺势,不必强为。”
严嵩这是在变相的劝自己,严嵩很清楚,一旦徐阶上位,很多事情恐怕就不会如朱载坖所愿了,徐阶身后有一个庞大的官僚集团,徐阶是被他们推上来的,当然是要为他们的利益所服务的,朱载坖之前的很多做法都是和他们背道而驰的。
严嵩希望朱载坖尽可能不和徐阶在这个时候争,待机而动,而在严嵩心中,朱载坖的这个机,就是等到朱载坖登基之时,就能大展宏图了。
面对严嵩的肺腑之言,朱载坖当然是极为感谢的。宾主尽欢之后,朱载坖和李春芳向严嵩告辞离开。
回到裕王府,朱载坖和李春芳醒了醒酒,朱载坖问道:“李师傅,赵文华可不好办啊。”
朱载坖很清楚,一旦严嵩去位,严党会立即分崩离析,徐阶也要安排自己的人上位,赵文华这个严党铁杆,肯定是要被清算的,这个时候朱载坖接纳他,是冒着很大的风险的。
李春芳说道:“殿下,非只为以赵文华也,而是为了收严党之心。”李春芳很清楚,严党中固然有大奸大恶之徒,但是绝大部分都是些普通的官员罢了,徐阶就算是要清理朝堂,也不可能把这些官员都清理出朝堂去,最多也就是将一些关键岗位上的官员换成自己的心腹罢了。
大部分严党官员还是会继续留在朝廷上的,他们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朱载坖借收留赵文华,可以将这些严党官员收归麾下,完全可以和徐阶抗衡,尤其是如现任浙直总督胡宗宪等人,也是极有能力的,赵文华无非就是朱载坖千金买的马骨罢了。
朱载坖也认可了李春芳的说法,他对李春芳说道:“杨升庵之事,几位师傅们费费心,这几日还是要给严阁老办了。”
既然答应了严嵩,朱载坖还是决定尽快将此事办了,杨慎就算是当然犯下大罪,三十多年过去了,仕途无望,也该差不多了。
李春芳将此事答应下来,和高拱、张居正等人商量了两天,准备以杨慎年老,请求嘉靖将杨慎赦免归乡,毕竟当年的大礼议之事,已经早就终结了,当年的得罪诸臣也已经都被赦免了,朱载坖援引嘉靖称宗附庙时的诏书,请求赦免杨慎,也算是合情合理。
朱载坖将此疏通过通政司奏明嘉靖,徐阶当然不敢拟票,直接交嘉靖圣裁。嘉靖看了之后,对黄锦吩咐道:“用肩舆去请惟中来,他要救他的挚友,自己不来像什么话?”
已经致仕的前首辅严嵩被用肩舆再次请进了无逸殿,嘉靖拿着朱载坖的奏疏,对严嵩说道:“这是惟中的手笔吧?”
嘉靖不用猜就知道这是严嵩的手笔了,左顺门之变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当年参与此事臣子大多都已经故去了,还能记得此事的也没有几个人了,而且满朝皆知嘉靖对于杨慎是极为记恨的,和杨慎有这个交情,愿意为他出头的,除了严嵩,也没有其他人了。
之前严嵩就多次通过刑部希望赦免杨慎,甚至密疏请求,但是嘉靖都没有同意,嘉靖对于杨慎,那确实是极为痛恨的,即便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嘉靖对于杨慎也是念念不忘,嘉靖说道:“杨慎狂悖无法,当日撼门大哭,声震阙庭,岂是为人臣之道也!”
严嵩赶紧说道:“陛下,杨升庵之前与臣通信,已经深悔当年之事。况杨升庵七十有一,齿落发脱,垂垂老矣,不久于人世矣!陛下何妨天恩偶及,放其归乡,就念在杨新都当年定策之功也。”
严嵩说完,向嘉靖行了大礼,叩头不起。严嵩的话确实触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