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战船的承委人员,每多染指,铺行办料,通同匠人作弊。于是因陋就简,狭其制,稀薄其料,徒具一船。所役使的工匠,因劳役、生活条件恶劣而往往消极怠工,敷衍差事。所造之船,质量自当低劣。
而民间私造之船,乃系船主、商人之身家性命。对船的坚固、性能、以及船体设备如何提高效益,等等,格外注重。既舍得花费成本,又往往亲自督工制造。民间的船只往往比官船更加优良。
尤其是海商首领王直在广东高州所造的船,规模宏大,巨舰联舫,方一百二十步,客二千人,木为城,为楼槽,四门其上,可驰马往来。直逼当年郑和下西洋的宝船了。
而且造船所需要的优良木料,也并不产自于东南,而是在广东、广西,造船最好的木料,乃是铁力木,尤其是远洋作战的船只,船体各个部位,是根据其性能而使用不同的木料。所用木料有铁力、槐、樟等等上乘之木。
洋船,因远渡重洋,经历风涛多险其船厚重,多用铁力木为之。船底用一完整的铁力木木料为梁,而舱艘横数木以为担。因其任载重大,故称为“铁船”,又因其不费人力,任何航手,船夫均可驾驶,故称“纸人”。
现在尽管朱载坖手上有银子,但是这造船之事,还真不是一时半会砸银子既要行的,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眼下缓急之间,朝廷的船厂不可能马上就造出广船来。
俞大猷建议,可以先整顿船厂,从千料的福船造起,同时派人南下购买铁力木,以备日后造船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