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奉祀,以见贤思齐也。”
朱载坖点点头,这确实是朝廷能够容忍生祠的原因。朝廷积极表彰循吏,这是儒家仁爱政治观和治政为民价值观的体现。同时也为官员树立了楷模,后世则形成了颂扬、纪念循吏惠政的传统。
同时对于循吏的表彰,也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表彰办法,如建祠立碑、碑记撰写、留靴请留、遮留哭送等成为循吏与楷模的产物和表征。
说白了,生祠碑记在彰显良吏善政的同时,也在向人们诉说恶吏的恶政,正是因为前任官吏未能造福地方民众,所以当现任官员造福一方时,地方民众就大为感恩。
朝廷希望通过对善吏、恶吏之间的强烈对比更能使善者永远被人怀念感恩,恶者永远被人唾弃。地方官吏、民众、士绅亦通过这种褒善贬恶的方式告诫后世官员,如果施行善政,会被铭记,反之亦然。
对于朝廷来说,被立生祠的地方官员多有治迹、惠政,而且爱民如子,造福一方,朝廷通过被立生祠的官员在地方上树立循吏的道德标杆与精神象征,不仅可以激励继任官员景仰追慕,使之见贤思齐,也可以在地方上树立国家权威,控制地方的文化资源、振文教、教化民众。
但是到了如今,生祠早就不是当初的意义了,生祠祈福报恩之义日益微小,成为官场之间阿谀奉承的政治手段。这对国家正祀、社会风气、官场交往等都产生了强烈冲击。
本来大明初年,乘次多是百姓主动自发的行为,符合儒家的道德要求,也就是所谓的君子有惠政,则惠德之民将戴之如父母矣,泽之厚故其感也深,感之深故其思也永,故于其去也挽之不得而怙恃末由,则相与肖其像而俎豆事之。
朝廷、地方、百姓都在无意中支持了符合儒家思想修身、齐家、平国、治天下的治世理念,而官吏也将其作为他们为官生涯的最高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