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华干脆将自己的钦差行辕也搬到了嘉兴府,每日就在各个总兵等处了解情况,同时不断地催促张经作战。
张经根本不把赵文华当回事,一切军机要务都不跟赵文华说,当然搞得赵文华极其痛苦,赵文华也接连不断地上疏弹劾张经,畏敌如虎,不敢与倭寇交战。
赵文华和张经的口水仗一直都没有停止,不过现在张经正在统帅大军与倭寇作战,尽管赵文华的弹章如同雪片一样飞到京师,但是嘉靖并没有搭理他。
现在朱载坖根本不想管这些事情,他现在暂时不想理这些事情,最近朱载坖已经被沈炼搞得头昏了,他终于见识到这位直臣的威力了。
沈炼来到裕王府,在王府仪卫司当经历,本来就是个闲职,但是他多次通过陆绎求见朱载坖,朱载坖最开始并不想搭理他,毕竟他很清楚沈炼想对自己说什么。
后来禁不住沈炼的多次请求,而且要给陆炳一个面子,加上朱载坖对这位直臣也有点好奇,于是叫上诸位讲官,和沈炼见一面。
朱载坖于是在王府的花厅中召见沈炼,沈炼到来后,不卑不亢的和朱载坖与诸位讲官见礼后,朱载坖说道:“先生自到王府,孤还未曾得见先生,是孤怠慢了。”
沈炼不以为意的笑笑,说道:“殿下日理万机,能够拨冗一见已经是沈某的幸事了。”
朱载坖召见沈炼,还是想问问大明基层的情况,自己的讲官们虽然都是翰苑菁华,人中翘楚,可是他们久在翰苑,接触的都是部堂、总宪这样的高官,对于大明的基层吏治,恐怕并不了解。
而沈炼就不同了,他自从嘉靖十七年中进士后,先后担任溧阳、茌平、清丰县令,对于大明的基层政治结构是十分了解的,而且沈炼颇有政声,任茌平县令时,留下了沈茌平,如镜明,如水清,不赏民劝,不怒令行的民间佳话。
朱载坖笑着问道:“沈经历宦游四方,对于大明一县之政应当是十分了解的吧?孤今日就请沈经历讲讲一县之政。”
虽然说起来县令好像是七品芝麻官,但是实际上县令作为一县的长官,号称百里侯,是一县的长官,凡赋役、养老、祀神、贡土、读法、表善良、恤穷孤、稽保甲、严缉捕、听狱讼、致贡等事都是县令的职责,可以说县令才是大明真正的亲民官。
至于知州等官吏,寻常百姓是根本见不到的。所以县令的好坏,才是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的,县令的好坏,才是大明吏治好坏的重要评价标准。
见朱载坖问道这个问题,沈炼也是面色凝重起来了,沈炼说道:“殿下,县官不易啊!上而朝廷,吾父母。中而抚、按、藩、泉、僚属、过客、乡士夫,吾长兄弟,下而吏书、里老、百姓人等,吾子姓,遇之各有正道。”
朱载坖闻言也是笑笑,县令确实是一个很难干好的角色,县官们常常哀叹,在上下左右的行政关系和政治、经济关系网内,他们既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又受到多方的牵制,以致而上而下、而旁交,而凡百垂涎于令,小不如意,辄怪言怒色,坠渊之计行焉,一县之令,其实受到多方面的掣肘。
对于朝廷来说,县令的主要职责就是征收赋税,安定地方,大明吏部对于县令的考核,也主要是两个方面,就是赋税和刑狱。
对于县官,最重要的就是赋税,方钝曾经说道:“此系朝廷血脉,百姓脂膏,若蔑视国法,任其私情,转移自由,轻重在手,则是侮弄神器矣。夫侮弄神器者,其法当与无上者等,则太祖剥皮植草之刑,岂非专为此辈耶。”对于州县官吏,最重要的就是缴纳赋税,以供朝廷使用。
但是在大明,要收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大明实行的是两税制,即夏税和秋粮,一年两次征收,田赋制度较为复杂,田地分官田与民田,有不同的征税标准,官田一般情况下每亩征收五升,民田在此基础之上会减两升。
但是实际上征收的数字会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一来是州县官吏借机捞取好处,二是衙门也要从这些税赋中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