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宜笑吃喝住都不愁了。
袁家的小公子,独自在外面闯荡,家里人自然要全力支持,袁琦财气不小,直接给了他能够支取各地钱行的令牌,只要持此令牌,就能随便向钱行要银两,给手下打工的温宜笑订的客栈房间都是甲字套房,就在她们喝茶的酒楼对面,二楼。
优点是可以不花钱白嫖对面酒楼的戏台子,缺点是戏腔太大容易打扰她的睡眠。
温宜笑没有太大叠纸人的压力,一边悠闲画着各种诛邪符,一边看着对面的戏。
这一出《狐仙》并不是很长,但是耐不住茶馆来来回回地唱,温宜笑听了好几遍,就算她再不懂戏,也大概明白了戏里的意思。
前面的情节都很俗套,烂俗剧情为:原本的篁丘上生活着一只无忧无虑的小狐狸,她有着好看的毛茸茸的尾巴和耳朵,她在篁丘上生活百年,最后修炼成了人形。
初生灵识的小狐狸不谙世事,天真无邪,误入了猎人的陷阱,碰巧遇到路过的书生。
书生救了小狐狸,小狐狸为感谢救命之恩,自愿藏起自己的狐狸耳朵和尾巴,跟在书生身后当个小小的婢女。
本来只是普通人与妖的故事,小狐狸被书生的才气所打动,动了凡心,书生连中三元,仕途坦荡。
虽然跨越了人与妖两族,但他们在陪伴中相爱,有情人终能成眷属……这是一般的烂俗剧本。更烂俗一点的话可能是:书生也许不喜欢小狐狸,只把她当妹妹,或者公公婆婆棒打鸳鸯最后小狐狸死遁或者带球跑,书生火葬场……咳咳跑偏了。
不过这只小狐狸后面的故事,一幕比一幕揪心。
书生是心怀天下的书生,这样的人,若遇明君,必然可以成为辅政之臣,可当年小人当道,书生怀才不遇,因谗言几次被贬,最终只成了一个小小的县令。
朝廷昏庸,为博妖妃一笑,昏君大兴土木,兴建宫室,恰逢时节不好,连年的劳役,赋税,把百姓压得喘不过气来。
土匪打家劫舍,数次上报,官员瞒报,若不是懦弱不敢反抗,就是反倒收着土匪的钱,跟着打压百姓。
书生看见的就是这样子的一个乱世,上头不断催着加重赋税,捉拿成年男丁去元京给妖妃修建行宫。
下面的人被逼得活不下去了,揭竿而起,说反就反。
朝廷要派兵镇压,层层加压,到书生身上。
可他怎么愿意打压百姓?
当时他也是年轻气盛,说反就反,直接加入叛军。
书生知道自己这个决定极其危险,可能随时都要付出性命,在反叛前,拉着将小狐狸待会到她们初遇的篁丘,清风拂过竹林,他向小狐狸道别。
多年相伴,这份救命之恩小狐狸早就还完了。
小狐狸跟在他的身边数年,看遍了他所有风光和落寞,见过他为状元郎的时候的意气风发,也见过他夜里辗转反侧时候紧锁的眉头,知晓他一腔忧国之心。
离别的下午,小狐狸哭得死去活来,可是书生一次也没有回头。
可惜当时朝廷还是太强大,书生太弱小了,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叛军轻而易举地就被镇压。
小狐狸已经不在书生身边了,这跟她一点关系也没有,她还是篁丘中的一只小狐狸。可是已经看遍人间的小狐狸,怎么忍心回归山林?天下狼烟四起,她如何继续当她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妖?
后来,她听到了书生的消息,正是他被押送入京,义无反顾攻击的俘虏叛军的队伍,想要救出书生。
只是失败了。
书生与小狐狸最后血洒篁丘,这一片清澈明亮的竹林,最后也成了人人闻风丧胆的禁地。
温宜笑喃喃自语:“你说,这只作恶的九尾狐妖,有没有可能就是当年死去的那个。”
余绥想了想,“也许是有可能的。”
“可是她已经死了,死去的魂魄,大多都会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