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台大人遣来的,是个候补知府,姓金,这人在省城候补也有好几年了,这两年不晓得因为什么得了抚台大人的青眼,因此是个红人。
县老爷打听了这人的底细,不由失望起来,既然遣来了个红人,那就证明,抚台是想让着人得些好处,若能顺便揪到自己的错处,摘了自己的顶戴,让自己去省城,也是有可能的。
于是县老爷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见到这位金知府,县老爷就恭恭敬敬地口称金大人,并说已经定了酒席,还请金大人赏脸。
这位金知府却只打了个哈欠,对县老爷道:“不必了,赶着把事儿办完,我就回省城去,这驿馆也不晓得多长时间没有好好打扫了,方才我躺下,竟像有臭虫。”
“该死该死,都是他们的疏忽。”县老爷连连称不是,仿佛这驿馆的房间是县老爷亲自打扫出来一样。
金知府瞧着县老爷,笑了笑:“你也不用在我跟前打马虎眼了,你实话和我说吧,这件事,你要多少好处才收手。”
县老爷愣在那里,不晓得这句话是金知府在试探自己,还是真心询问,见县老爷没有说话,金知府端过一个银的水烟袋,就要吸烟。
县老爷急忙往前一步,给金知府点上了火,等到金知府在那呼噜呼噜吸烟,县老爷这才开口:“还求您老人家明示。”
师爷并没有进去,只是站在外面,听到里面传来吸水烟的声音,师爷的眉这才松开,看样子,金知府还要和县老爷谈许多时候,于是师爷对身边等着的人道:“去和酒楼说一声,要他们把那酒席好好地放着。”
身边人急忙应是,此时驿馆园子也有一棵海棠在盛开,粉色的海棠在风中摇曳,师爷却没有半分看这海棠的心,只是在那琢磨,这件事,该怎么了局。
听说省城来了人,李太太的心都揪起来了,但是陈老爷不在,自己儿子这会儿躺在床上,竟然没有一个人可以去问问。
于是李太太就让人去陈家送东西,东西送到陈家,陈太太接到东西,就叹了一声:“你姑妈啊,到了这会儿,还这样小心谨慎。”
“姑妈也是被吓怕了。”陈大奶奶晓得自己婆婆为什么说这个,也笑着说了一句。陈太太嗯了一声:“你让老大去李家瞧瞧,就说,许多日子没见姑妈了,想着姑妈呢。”
陈大奶奶应是,也就去安排,陈大爷听到陈太太这样安排,也就笑着道:“这件事,并不是很急呢。”
“你这会儿说什么呢,姑父不从牢里出来,那边的人虎视眈眈,难道还要你这个做表哥的过去撑腰?”
陈大奶奶抱怨了丈夫几句,陈大爷急忙拱手:“是,是,是我想错了,我这就去见姑妈。”
陈大爷收拾收拾也就出去了,李太太见自己侄儿亲自来了,心中十分欢喜,还没开口,陈大爷就笑吟吟地道:“我听我娘说,姑妈许多日子没有见过我,想我了。”
李太太给侄儿亲自捧了茶来,也就笑着道:“我虽然想你,但也没有十分想的时候。”
“姑妈说这话,侄儿心里就不欢喜了。”陈大爷回了这么一句,就对李太太道:“姑母想是想问问省城那位使者,侄儿方才来的时候,正好让人去问了问,说是一个候补知府,也是抚台的红人。”
抚台派了个红人来,李太太的心突突地跳了起来,于是李太太拿出一个匣子来:“既然贵人来到我们城内,也该备上些薄礼。”
陈大爷打开匣子,见里面是几张银票,陈大爷把匣子往李太太手边推去:“这银子,姑妈还是收起来,瞧瞧有没有古董,或者金玉。”
“金玉之物,总没有……”李太太话没说完,就摇头:“是我糊涂了,我这就让你妹妹去准备。”
说着李太太就叫过丫鬟,让她去李姑娘那里,取一块古玉。
“我就说姑妈这里,是有好东西的。”陈大爷嬉笑着说,李太太瞪了他一眼:“也没有什么很好的东西,不过就是放在这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