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因为他们掌握了知识,掌握了人才。
虽然皇帝执掌大权,但也得靠士族来稳固地盘,维持中枢的权威。
这样的话,那些世家
大族掌握整个朝堂的智慧和人才,自然可以与皇室分庭抗礼。
卢鸿也好,谢明也罢,都是大家族中的佼佼者。
否则,他们二人也不会是武周时期的左右丞相了。
这一次的改革,直接影响到了各大世家的根基。
所以,他们虽然不想招惹武曌,但也不得不站出来。
“我听说,我们的皇帝,乃是一个大势力的弟子,只想要创立气运皇朝,借助气运皇朝中的百姓气运来修炼,并不懂得什么谋略,也不会玩弄权势。”
宰相卢鸿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
“是啊!”有人附和道。
“但治理国家,谈何容易?”
“你当谁都像秦皇汉武一样吗?!”
“更何况,就算是秦皇汉武,刚开始的时候,也是隐忍不发,慢慢谋划,最后才成了一代枭雄。”
“我们的皇帝是不是觉得读了《格物致知》,就可以治理国家了?”
“开什么玩笑!”
右相谢明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
说到这里,他忍不住转头看了一眼太极大殿的方向,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格物论虽然不错,但是想要用这东西来对付我们这些世家大族,是不是有些异想天开了?”
左相卢鸿闻言,
不由得心中一动,道:“右相如此说,可是已经有了对策?”
听到卢鸿的问话,右相谢明却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微微一笑,“卢相公,你也太看得起我了,你都束手无策,我能有什么好主意?”
“不过,我想,稷下学宫恐怕比我们这些世家大族还要焦急。”
“先看看我们的皇帝,是怎么对付稷下学宫的,到时候我们再做应对也不迟。”
要知道,武曌可不仅仅是要建立一所官学,打破世家大族对读书人的垄断,更是要将儒家天人感应,换成格物论。
这是一场文道道统的争夺,也是一场气运的争夺。
稷下学宫的那帮大儒们,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更何况,儒家最厉害的,还不是武力,而是他们手中的笔!
颠倒黑白,这是基本操作。
哪怕是一代帝王,一代枭雄,如果没有得到儒门的承认,就算是秦皇汉武,在他们笔下也是残暴的暴君!
武曌要开创气运皇朝,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民心。
若是得罪了儒门,恐怕对她的名声会有很大的影响。
肯定会影响民心。
谢明有一种感觉。
到时候,武曌一定会被稷下学宫好好教育一顿,然后不得不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