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业正在一旁静静地喝
着酒,忽然,他的耳边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
一个醉醺醺的中年书生,正跌跌撞撞地向自己走来。
“杨少爷,我是岭南书院的魏焕,这次冒昧前来,是有一件事情想要请教。可否为在下解答?”
“何事?”杨业抬起头,望着面前的中年文士,眼神中带着几分醉意。
“我之前听其他修士说,杨公子在考核结束后,不但提前回来了,而且还做完了所有的题目,不知是真是假?”
“是的!”
杨业回答道,这件事现在已经有不少人知道了,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魏焕闻言,不禁默然半晌,又对着杨业躬身一拜,问道:“在下不才,还请先生赐教,这千道题目,阁下是如何……”
杨业居然能做到这一点,让魏焕百思不得其解。
作为一名儒生,他自认为对儒学有很深的了解。
这些考题都需要很多时间去思考。
儒家的试题,哪有这么好解的。
他魏焕自问已经连续三天不曾合眼,不曾有半刻休息,一直在写。
结果,只做完了三百七十二道题。
连他都做不到,那杨业何德何能能提前全部做完?
无论如何,魏焕都不会甘心,他要亲眼看
看,杨业到底有没有认真地作答。
杨业摇了摇头,直接点破了魏焕的心思:“你是不是想说我怎么这么快就答出来了吗?”
杨业停顿了一下,笑着说道:“我从来不会去想问题如何解答,我只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简单来说,魏焕只是用对付大唐的文试的方法,来对付大汉神庭的文试。
这样的话,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一千道题目,那就是奇迹了。
第二天,杨业醒来的时候,非但没有半点醉意,反而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
在总结了一下自己的考试心得后,又回到了正常的生活中。
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宝贵的。
一天下来,他就能赚到两三万的阅读点。
日子一天一天的流逝。
转眼之间,大汉神庭科考结果出炉之日,已是临近。
考核结束后的十日内,沧源界风起云涌,关于大汉神庭的考核,不断有人议论。
整个过程,只有杨业和萧剑一两个人表现如常。
杨业是个彻头彻尾的读书人。
萧剑一则继承了剑客的沉稳和冷漠,除了剑,什么都不在乎。
平日里,他不是在修炼剑法,便是在这大汉元神界中,与诸多强者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