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系统的灌输,才学会了孟子的正道,而没有走出自己的道。
这就是传承者和创造者的区别。
前者,只能成就儒道之主,而后者,却可成就儒道圣人,自创一门学问。
然而,
世间圣者的手札十分罕见,大多被圣人家族所掌握。
别说一般人了,就算是那些世家也没有多少人能有幸观摩一番。
这也是西游世界,宗师比比皆是,但大儒少之又少的原因。
一般来说,一个州也就几百位而已。
第三境界以上的大儒,更是屈指可数。
由此可见,一个大儒是何等的宝贵,足以让杨天赐动心联姻了。
杨业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自己的表妹。
平心而论,自己这位表妹能名列青州府十大美女,其姿色绝对是无可挑剔的。
再加上身上那股淡淡的书卷气,绝对称得上女神。
而且又是名门嫡女,绝对是个富婆。
于是,杨业放下了手中的古书,对着陈思凤说道:“既然表妹有兴趣,我就跟你一起去,顺便见识一下青州城的青年才俊。”
静斋是青州城的一位大儒。
他创立的静斋书院,在青州也是数一数二的,不知道有多少学子,想要进入这里读书。
他的理论,被整个青州城,数十万学子,都奉为圭臬。
杨业日后若是想要按照儒家圣人的教导,将自己的理论传播到青州城,静斋先生就是他无法回避的一道关卡。
有句话说的好,知
己知彼,百战不殆。
静斋的理论,在青州城都是赫赫有名的,想必很多年轻一辈,都听过他的理论。
杨业只是想借着这次的诗会,多学习一下静斋的理论而已。
换句话说,就是要看一看青州城中的青年才俊,对他的看法。
他们认同静斋先生的理念,但他们认同的是什么?
只有弄清楚了这一点,杨业才能在理论上占据上风。
这样才能更好的吸引年轻的读书人,为自己的立言之路迈出第一个脚步。
十月的秋日,天气晴朗,细雨绵绵,正是郊游的好时节。
青州的芙蓉园中,一群书生正在那里品茗饮酒,谈笑风生。
他们一个个意气风发,都想着在这次诗会上大放异彩,得到诗会主人的青睐。
这一次的诗会,当真是声势浩大,有青州名士,有默默无闻的读书人,有青楼里的花魁,甚至还有许多深居简出的名门闺秀,都带着自己的侍女,偷偷的溜了出来。
杨业在陈思凤的带领下,很快便走进了环境优雅,装饰精美的芙蓉园,虽然是深秋,但里面的花朵却是齐齐开放。
雾气缭绕,春意盎然。
杨业一进芙蓉园,就被这位主人的财大气粗给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