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这里暂且不提。
唯一有所变化的是舞台背景。
原先孙云浩说的是,以他写《少年华夏说》文章为背景。
但因为被拆分成了两个节目,现在的背景显示的是歌词,字体被放大了。
后方。
吴宇看完录制完后的效果,说不出的满意。
“这首《少年华夏说》大气磅礴,催人奋进,虽然听过不止一次,但加上学生的念白后,感觉层次更上了一个档次。再加上孙云浩的演唱,这……”
吴宇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去形容了。
唱歌他是门外汉,孙云浩的实力,《歌手》洪晟强那边更有发言权。
从他的角度来看,孙云浩唱出了这首歌的灵魂。
而在写《少年华夏说》文章环节。
舞台上除了孙云浩外,他的身后还有数十名学生。
每个人的面前都摆放着一张小书桌,以及笔墨纸砚。
节目组提前准备了一大段文本,在孙云浩他们创作的时候,由主持人念出。
顺带说一句,文本的内容是吴宇专门找清北大学文学院的一位老教授根据《少年华夏说》的内容写的。
当时拿到《少年华夏说》的时候,那位老教授惊为天人,整个人都不淡定了。
甚至想通过吴宇的关系,见一见原作者。
在地球上,梁启超先生所写的《少年中国说》是一篇激情澎湃、充满爱国情怀的散文。
在于强调少年对于国家未来的重要性,以及呼吁中国少年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担当起振兴中华的重任。
文章内容很长,其中很多内容也不适合这个世界的华夏。
所以孙云浩做了节选,选取了一部分内容给了井静。
虽然是节选,但也是《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的精华。
当录制开始,孙云浩提笔写下第一个字的时候,吴宇的眉头皱了起来。
因为在孙云浩的上方有一个摄像头,专门将他所写的内容投射到背后大屏幕上。
吴宇听井静说过,孙云浩说他毛笔字写的不错。
出于对孙云浩的信任,节目组一直都没有跟孙云浩要过书法字帖。
吴宇之所以皱眉,并不是孙云浩写的不好,而是这个字体他没有见过。
当《少年华夏说》五个大字跃然纸上。
吴宇的眼神都在放光。
整个人忍不住颤抖起来!
孙云浩写的这五个字,线条纤细挺拔、笔划瘦劲,给人一种精致、高雅、清秀的美感。
吴宇自问在他印象里,华夏书法就没有这样一种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