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懂乐器和玩乐器(2 / 2)

舒适区,更是安全区。

不仅他舒适,听众也舒适。

原唱是那种大雨倾盆而下的洒脱。

王泷给人感觉的更像是深夜坐在窗台边,听淅淅沥沥的小雨一点一点轻敲在玻璃上,再缓缓滑落。

原唱是一种情绪的宣泄,王泷版是心事的倾诉,在耳边呢喃,很安静,又很抓耳。

各有各的韵味!

歌曲前半部分,王泷唱得比较夹,也比较小心翼翼。

很明显能听出来是为后面爆发做准备,事实也确实是如此。

有人形容王泷的唱功是:他的上限就是别人的下限。

这句话虽然过了,但不无道理。

其实《下雨的声音》整首歌下来,孙云浩知道王泷已经做到自己的最好了。

音准没问题,有些许的歌曲处理,但不是很多。

再加上第一个演唱,跟后续的歌手一比,没有太大优势。

“这一期,王泷没准还是‘王老五’,或者‘王老六’。”孙云浩想道。

他突然觉得网友给王泷取的这个两个外号太深入人心。

没唱歌前,就觉得他是。

唱完歌后,还觉得他是。

似乎,在《歌手》舞台上,他就逃不开老五或老六的命运。

因此,也有人说,王泷是《歌手》最稳的人。

苟着苟着,就到了第八期。

没准最后一期的时候,他还在场上。

王泷下场后,主持人开始介绍孙云浩。

他即将登台。

直播画面在播放备采画面的间隙,一群工作人员抬来一架钢琴放到了舞台中央。

底下的观众,瞬间爆发出了惊呼声。

从《歌手》第一期到现在,为了保证投票的公平性。

现场的观众其实是看不到任何有关歌手的备采画面。

他们看到的,只有现场发生的事,欣赏最纯粹的舞台。

因为人都带有情感,一旦让他们看了歌手的备采画面。

一些好的,坏的,伤情的话,会影响他们的最终投票。

这不是节目组想要的结果,也不是观众愿意看到的结果。

节目组走情感路线,套路观看的观众就行了。

现在观众不需要这个!

所以,当钢琴被搬上来的时候,惊讶声不断。

孙云浩的音乐造诣有多高,网上没个准确的说法。

能将传统乐器跟现代乐器结合起来,这种能力真不是一般歌手就有的。

不然华夏风也不会一直存在概念中,在孙云浩之前,一直没有代表作出现。

而懂乐器和玩乐器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个“懂乐器”的人,可能能够解析乐曲的结构,理解不同音符、节奏和和声在音乐中的作用,甚至能够自行编曲或改编曲目。

他们可能通过系统的学习、练习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而“玩乐器”的人,可能并不具备非常专业的演奏技巧或深厚的音乐理论知识,但他们能够凭借对音乐的直觉和感受,用乐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又懂又玩的话,那就有点高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