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8 / 9)

……

接着,李邦华就把京营里存在的那些问题,一样一样地摆在了大家面前。他的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击在众人的心上。

一开始,林小风只是静静地听着,没啥反应;渐渐地,他开始露出惊讶的神色,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等李邦华说完,林小风已经是一脸的怒气了,他的双手紧握成拳,仿佛要抑制住内心的愤怒。

“这还算是京营吗?连那些流窜的贼寇都比这强!贼寇们至少不会吃空饷,不会偷战马,更不会没功劳就领赏!”林小风的声音响彻朝堂,他的脸上写满了失望与愤怒。他的目光扫过朝堂上的每一个人,仿佛要将他们的内心都看穿。

回想起以前的京营,那叫一个威武!只有边军的精锐才能被选进来轮流值守,他们身着铠甲,手持长枪,英姿飒爽,仿佛是天降的神兵。可现在看看,都成了些什么人?全都是靠关系进来的,老弱病残一大堆,他们穿着破旧的衣衫,面容憔悴,仿佛是一群等待救赎的难民。

“这样的队伍,连队形都站不整齐,还怎么上战场打仗?”李邦华的声音中带着深深的忧虑与无奈。他的目光落在那些京营将领的身上,仿佛要将他们的灵魂都看透。

说到这里,李邦华也讲完了他要说的。他合上手中的文书,恭敬地躬身说道:“陛下,这就是京营现在的真实情况。”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与无奈,仿佛是将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了自己的肩上。

林小风听了,冷哼一声,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京营总督蒋太微,满脸的不满与责备。他的心中充满了怒火与失望,他原本以为蒋太微能够改变京营的现状,可现在看来,他却是如此的失职与无能。

按理说,蒋太微上任的时间不长,这些老问题不能全怪在他头上。但是……林小风的目光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他生气的是,蒋太微明明知道这些问题,却不报告上来,任由它们越来越严重。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蒋太微的责备与不满,仿佛是对一个曾经寄予厚望的学生的失望。

蒋太微一看皇帝这架势,知道自己罪责难逃,赶紧跪下请罪:“臣身为京营总督,这些弊端的产生,都是臣的失职,请陛下革除臣的职务。”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与恐惧,仿佛是一个即将面临审判的罪人。

林小风眯着眼睛,心里盘算着。革职?那是不可能的。现在阉党已经倒台了,正是勋贵们崛起的时候。这个时候,更需要蒋太微来撑场面。再说,他和刘文炳、蒋太微兄弟俩关系挺好的,很得他的心。做皇帝啊,有两件事得特别小心:一是管钱,二是用人。现在钱的问题他已经搞定了,就剩用人这块儿了。

用人啊,既不能让他们受到压制,也不能让他们一家独大。李邦华这个人,虽然忠心耿耿又有能力,但终究是个文臣,权力不能给他太大。一旦放权了,再想收回来可就难了。而且,他也不确定李邦华走了之后,继任者会是谁?是像张居正那样的能臣,还是像严嵩那样的奸臣,或者是像汤兴家那样只会说漂亮话的人呢?所以,权力一定要分散。

正当林小风打算免了蒋太微的罪时,李邦华突然站出来为蒋太微求情:“陛下,蒋太微刚接手京营不久,这些问题都是长期积累下来的,不能全怪他。请陛下不要降罪于他。”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恳求与期待,仿佛是一个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义士。

“是啊,这不是刘都督的错,请陛下宽宏大量。”其他大臣也纷纷跟着跪下求情,整个朝堂都弥漫着哀求的气氛。他们的声音此起彼伏,仿佛是在为蒋太微的生命而乞求。

林小风坐在龙椅上,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李邦华的用意。他这是在整治京营的弊端,而不是在打压勋贵,更没有对总督的位子有什么想法。真是个忠臣啊!看着李邦华那略显苍老的身影,林小风心里很是欣慰。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地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让蒋太微戴罪立功吧。限他两个月之内,把京营的这些问题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