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4 / 10)

林小风沉浸在沉思之中时,郭天阳突然提高声音:“皇爷,成了!”这突如其来的声音让林小风吓了一跳。

他抬头一看,只见郭天阳前面摆了一堆罐瓮、锅碗瓢盆和小火炉。郭天阳垫了块粗布,捧起一个陶罐,将里面的东西倒进碗里。那是盐!颜色白皙,颗粒细腻,与平常的盐截然不同。

“你先尝尝!”林小风命令道,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郭天阳心中直打鼓,虽然这是他亲手做的,但工序太复杂了,他也不知道有没有毒。更何况还加了石灰水,怎么能吃呢?即便经过了皇爷说的过滤方法,他还是觉得不放心。但皇命难违,他只好硬着头皮用手指沾了一点尝了尝。

“皇皇爷,这盐好咸啊!”郭天阳差点跳起来,他的脸上写满了惊喜与不可思议。

“废话,盐当然咸。”林小风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眼中闪烁着满意的光芒。

“奴婢失言了,我的意思是这盐没有苦涩的味道。”郭天阳连忙解释道,他的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神色。

“真的吗?”林小风站起身,走到郭天阳面前,捏了一点盐尝了尝。果然,这盐细腻无苦涩,只有纯粹的咸味。细盐的制作方法成功了!

其实,林小风教给郭天阳的方法很简单,却蕴含着深奥的化学原理。他先将粗盐溶解,然后加入石灰水搅拌后静置。海盐里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杂质,而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液,能与这些杂质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静置一段时间后,用纸、布、棉等东西过滤掉这些沉淀物。过滤后的盐水再放到大容器里沉淀。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后,再次过滤,基本就能去除所有杂质。最后,只需将盐水熬煮至结晶,便能得到细腻纯净的细盐。

看着这些白净的细盐,林小风心中充满了喜悦与自豪。他命令郭天阳:“去,找几个可靠的小宦官,按照这个方法再做一罐盐。”

“关键是石灰水和过滤这两步你要亲自盯着。做好了之后,分一些给文武大臣和京城的勋贵们尝尝。”林小风的语气中充满了期待与决心,“如果反响好的话,我就打算设个新衙门来专门管这个事了!”他的目光望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一个新的时代正在缓缓开启。

“郭天阳啊,你瞧瞧,这新机构的事儿,皇上心里是怎么打算的呢?”郭天阳低着头,眉头紧锁,心里如同翻涌的江水,波澜起伏。皇上的心思,犹如那深不可测的宫廷,总让人捉摸不透。他回想起当年,大明初设土地司的情景,那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仿佛整个北直隶的土地都焕发了新生。

想当年,大明王朝为了革新土地制度,特意设立了土地司,在北直隶那片肥沃的土地上试行。仅一个多月,其成效便如春风拂过麦田,令人振奋。百姓们争相购买田地,土地司的地契如同稀世珍宝,转瞬即逝。而今,北直隶的土地司却门可罗雀,无事可做,仿佛一位功成名就的老将,静静地躺在历史的角落里,等待着被岁月尘封。

林小风也在深思,这新机构究竟该何去何从。土地司的初衷本是帮助百姓解决土地问题,对抗那些欺压百姓的士绅。虽然看似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感觉还欠缺些什么,如同一幅未完成的画卷,总让人觉得意犹未尽。

谈及明朝末年的问题,其根源深深扎在经济之中,尤其是银子成为硬通货之后,问题愈发凸显。朝廷的每一项开支都需要银子,百姓交税也同样需要用银子。然而,市面上的银子却越来越少,它们都流向了哪里?还不是被那些藩王、贵族、士绅、商人们紧紧攥在手中,他们富得流油,却吝啬得如同守财奴。不是他们不想花,而是银子对他们来说,除了买田置地,再无其他用处。百姓们急需银子,却无银可用,银子都囤积在库房里不流通,这哪还是什么货币,简直就是大明经济的绊脚石,将大明王朝一步步拖向衰败的深渊。

后来,农民军起义,他们如同狂风骤雨,席卷了那些富人的府邸,将银子重新带回市面上,经济才稍微有所好转。农民军可以抢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