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7 / 9)

务交给他来处理。

正史上记载北京被攻陷后王家彦跳城自杀未遂于是找了一间民房上吊自杀。流贼发现他的尸体后将其焚毁他的仆人收集了残肢葬在城外。他死后南明朝廷追赠他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号为忠端。满清则赐谥号为忠毅。这是一个忠诚而悲壮的人物他的命运也如同明朝的兴衰一样充满了波折和坎坷。

“好了安心养病吧。”林小风说完准备离开。他知道李邦华此刻需要休息所以他决定不再打扰他。他相信在御医的治疗和李邦华的调养下他一定会很快恢复健康的。

“陛下稍等”李邦华直起身子他指着屏风外面说:“西城兵马司呈上的题本请陛下过目。”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和关心。他知道这个题本的重要性所以希望皇帝能够亲自过目并做出

“西城兵马司?”林小风听到这个名字,心中不禁微微一愣。他是一位年轻而深沉的帝王,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不凡的英气,此刻却也不免露出一丝疑惑。他暗自琢磨,究竟是什么事情能惊动到自己,竟然还上了奏本?难道这西城兵马司里,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屏风外面,缪一奎亲自捧着奏本走过来,那奏本似乎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无数未知的信息。他恭恭敬敬地将奏本递给了郭天阳,郭天阳则是满脸严肃地接过,转身递给了林小风。林小风接过奏本,仔细阅读起来,眉头渐渐紧锁,仿佛那奏本中的每一个字都重如千斤。

奏本中,西城兵马司报告了两件事情。一是城中发现了疑似流贼奸细的窝点,但因为兵马司的众人都守在城墙上,所以请求皇帝下旨派兵围剿。林小风想象着那些狡猾的流贼奸细,在城中潜伏,如同毒蛇一般,随时准备给予致命一击,他不禁感到一阵寒意。二是城中发现了几支箭矢,从城外射入,箭上还绑着白布,布上写着锦衣卫的暗语。大意是:臣蒋太微率领山东兵马万众进京勤王,现在已经抵达通州。今夜子时,臣将突袭流贼的营帐,随后从朝阳门进城,请皇帝派遣人员接应。

李邦华伸手从旁边的桌子上取来一张宣纸,递给郭天阳,纸上留有蒋太微的官印。他神情凝重地说道:“陛下,经过兵部验证,白布上的字确实是左都督蒋太微所写,印章也是他的官印。”

“这不是伪造的吗?”皇帝疑问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深邃。

“目前看来,真假难辨,需要实物才能判断。”李邦华回答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确定。

林小风点了点头,把白布扔在桌子上,斩钉截铁地说:“这是伪造的。”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自信,仿佛他已经看透了这一切的真相。

李邦华感到惊讶,从桌子上拿起白布,又从郭天阳手中取过宣纸,揉了揉眼睛再次辨认。他的心中充满了疑惑,难道自己的判断有误?

“李阁老不用再辨认了,我并不是根据字迹和印章来判断真假的。”皇帝解释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笑意,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请陛下赐教!”李邦华恭敬地说,他的心中充满了对皇帝的敬佩和好奇。

“蒋太微离京之前,我曾经交代过他。如果他能够顺利地除掉刘泽清,并将其兵马收归麾下,那么他在勤王的时候,为了防止有人冒充或者诈降,书信必须使用永王的镀金银印。”皇帝缓缓说道,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如果来者真的是蒋太微,那么白布上应该是永王的印信,而不是左都督的官印。”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冷意,仿佛已经看透了那伪造者的用心。

李邦华听完之后,嘴角微微抽动,对林小风的思维感到惊讶。他没有料到皇帝防伪的方法竟然如此直接。不仅是他,满朝的文武官员也难以预料到这一点。他们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仿佛看到了皇帝的智慧和深谋远虑。

“陛下的才智,臣望尘莫及!”李邦华由衷地赞叹道,他的心中充满了对皇帝的敬仰。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皇帝淡然回应,他的目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