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星球,没有熔岩地核,大地下也许真有不少东西。”
楚飞:“我记得以前南极城、北极城就尝试过挖掘地壳,且挖掘很深的。”
江广渊:“最高记录应该是一百公里的样子,就放弃了。大地深处压力极大,以启明星过去的技术倒是可以继续挖掘,但成本会飙升,得不偿失。
若为了采矿更没必要。而启明星是一颗死星,加上探矿技术发达,浅层矿产都足够了,没必要深挖。”
楚飞点点头。地下一百公里,压强可达上万个大气压,常规材料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强——短时间或许可以,但长时间肯定出问题。
所以人类可以探索到太阳系外围,但对地壳下的探索却少的可怜。
不过现在楚飞已经掌握了超流形技术、掌握了超维的纳米液金技术,倒是可以试试了。
想要探索大地之下的情况,只有两种技术:次声波、中微子技术。
次声波技术很简单,但精度就不用想了。
至于说什么电磁波、磁场等等,根本就不可能穿透大地。哪怕楚飞掌握了超维技术手段,但探索技术的载体,依旧是光电磁技术,探索地下一公里都难。
中微子技术,还在理论当中。至少现在的腾龙星系还没有这种技术。
曾经巅峰时代的炎黄联邦倒是掌握了这种技术,但技术太高端了,一般人难以接触到,且没有庞大的工业基础做支撑,拿到技术都不会用。
而且当年的天江星团只是一个开发兵团,用不到这种高端技术,自然也没有中微子技术留下。
所以楚飞能选择的,只有次声波了。
次声波的手段很简单,用改造后的打桩机攻击地面就行,然后全球收集次声波信号,最后通过复杂的计算来建模。
这种数据很庞杂,楚飞也只能用超级计算机来计算。
声波在大地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52公里每秒,启明星直径有136万公里,声波从一侧传到另一侧需要约44分钟。
因为效率较低,楚飞用了两个多月才将启明星大概扫了一遍,通过建模,还真发现了足足127个不同点。
大地内部有各种矿藏,尤其是重金属矿藏,通过声波扫描能大概看到,不过很模糊。
次声波频率小于20赫兹,在大地中传播速度约为52公里每秒,意味着波长至少为260米,也就是说分辨率是260米的样子。扫描大地是立体的,相当于一个像素是“260米的正方形”。
实际上想要探索大地,次声波频率往往更低。
用这样的分辨率扫描大地中的物质,只能看到一个个模糊的团块。不过相比于一般矿石的分散,这些团块都很集中,宛若一个整体。
现在这127个不同的点,想要知道到底是什么,只能亲自过去看一下,要打洞!
楚飞仔细端量这127个点,最小的有十多公里直径,呈不规则结构,最大的足有三百多公里。
根据探测数据看,这些团块都是大规模的金属矿藏。大家推理认为,曾经的萨隆人想要躲避恒星爆炸,一定会在这些金属矿藏中挖掘生存空间,这些金属矿藏天然就具备防辐射的能力。
打量许久,楚飞说道:“根据我们搜索的圣灵的资料看,当年的萨隆人确实有挖掘地面的计划。可如果真的挖掘地面,那应该会有通道留下。就算通道后期融化了,金属总不会消失。”
“谁说通道就一定是金属的!”薛星宇直接反驳,“我们很早就有了碳纤维技术,萨隆人虽然没有进入真正的星际文明,但也只差临门一脚,其技术水平不容小觑,不然也无法建造出盖亚秘境这样的存在。
其实对巅峰时候的炎黄文明来说,盖亚秘境的工程技术都是一个奇迹。”
江广渊若有所思的说道:“但至少应该有通道。那我们在每一个特殊点正上方试探性挖掘如何?如果真的有通道,总能找到非自然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