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率先取得突破性成果的,是第六代混合架构的计算机,而且是量子计算机。
这项由楚飞发起的计算机研究,在众人共同的努力下,终于迎来了灿烂的果实。
依靠强大的科研基础,第一块混合架构的量子计算机芯片,生产成功了。生产地点,是太空战舰的核心生产基地,整个芯片的生产,用了部份强子材料的研究结果。
只能说,科研从来都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各个项目联动。
量子计算机芯片成功了,想要打造全新的量子计算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主要是软件、操作系统、配套主板等都需要重新设计;但并不妨碍大家对芯片的处理能力进行测算和围观。
黄莲英,这个楚飞带过来的研究人员,此时成了测试的负责人。做测试而已,又用不到太多的科研能力——黄莲英这个曾经主导过第五代计算机的精英,在第六代计算机面前掉队了。120的修为,已经跟不上当前的研究领域。
超流形可是160的技术。
芯片先按照旧的测试流程测试,主要是跑分,计算特定的程序。
在众人的围观中,芯片算力测试成绩是:28万京算力!
第四代计算机的时候,楚飞需要260颗芯片并行运算,才能得到30万京的算力,计算机占地面积庞大,消耗的能量超乎想象。
第五代计算机算力提升到7000京——原本计划是三千京的,因为融入部分量子计算机技术而有所突破。
现在,只需要一个芯片,只有巴掌大小,散热只需要一个微型的冷冻机就行,功率不过一千瓦的样子。
但第六代计算机技术,直接来了个一飞冲天。
此时众人看着测试台上那小小的芯片,眼睛都放光了。
眼下这个芯片,只是第一次流片,算是工程测试版,后期必然要迭代。按照一般芯片技术推断,最终成品算力,可能突破50万京。
而且眼下的测试并不是很标准,因为用的是第五代的技术。考虑到第六代是完整的量子计算机,并且有了超流形技术,实际效果会更好。
此刻连薛星宇都盯着前面的小小芯片出神。
而后拍了拍楚飞的肩膀,“厉害啊。你来到后才两年出头,比我们过去上百年的成果都多。”
楚飞没说话,这是事实,不用谦虚。实际上,楚飞也顾不上谦虚了,同样被巨大的喜悦冲击的有点头晕脑胀。
最近楚飞迭代功法,当然也遇到了瓶颈。现在好了,有了超级计算机,很多问题就能依靠庞大的算力洪流莽过去。
接下来研究团队不断对芯片做测试,从温和的一直到狂暴的,直到最后芯片崩溃烧毁。
将所有数据汇总后,大家拿到数据也纷纷散去,各自研究去了。
因为超流形的难度,如今整个战舰上的上万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共同研究。
此时没有什么材料啊、能量啊、计算机啊等部门划分,甚至大部分研究都暂时放下。如今大家的核心就只有一个——超流形工具的完善、以及超级计算机的研究。
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超流形、超级计算机,就是科研的工具。
时间转眼又是两个月时间,一则消息将楚飞惊醒,从虚拟空间中退出。
是总工程师薛星宇的信息:
【强子材料已经捞取6508吨,足够暂时使用。舰队准备转移到启明星附近,尝试获得圣灵和盖亚秘境的信息。圣灵可能掌握了部分超流形的知识。】
从虚拟空间中退出,楚飞想着这个信息,心中却有说不出的感慨。
自己在启明星上时,还想过反击永生科技集团呢。然而到了太空后,楚飞却有些沉默了。
别说永生科技集团,仅仅说眼下的星海开发集团的一支科研舰队,就能轻易主宰整个启明星的生死。
看看薛星宇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