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正是强迫。
能够被魏国吴国所召集的人员,起码都是工匠领域的中流砥柱乃至于大拿,他们即便是离了朝天,以自己的手艺难道没办法过活吗?
不可能的,有本事的人在哪里都能吃得开,以他们的声名,早已经衣食无忧,单单看西凉军械所的同僚都已经开始追求史上有名的荣誉之辈,便可得知其生活之富庶。
穷困潦倒,声名狼藉之时依旧苛求每一个文字,每一件工艺,那样的人才是少之又少。
大部分的人只有在饱暖之后,才会有闲心去考虑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
自身明明过得不错, t却被强行赋予了极繁重的任务,而后又要被压离着离开中原,背井离乡。
这样的生活流程,怎么可能被大多数的工匠所接受。
不过只是由于百姓若是迁徙,数以万计,如此规模,强行逼押那只会招来陆鸣的瞩目。
工匠说白了也就那么三位数,连这点人都控制不好,那未免也太小瞧一方帝王。
曹操是知道,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够,给他们现成的样本让他们复制到恐怕很难做到,因此本
身也在发愁着工匠以及各类不愿离世的人才应该如何处理。
若是要留给陆鸣,曹操从心理上就过不了这一关,带走对自己的帮助并没有想象之中更高,甚至于还可能出现包藏祸心之人。
毕竟强行压着他人过来,总不能在逼迫着其按时做工吧,这样的话岂不是在给自己找寻麻烦。
而他们带来的产量,恐怕也远远无法与陆鸣所承诺的二分之一相比较。
当然,这一半的产出之中,是由魏国吴国共同分润的,具体能够拿下多少,就要看两者之间的自行磋商了。
以双方之间的地位实力差距,曹操有把握能够拿到七比三甚至是更高的分成,那样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远比携带一些工匠而会要高得多。
只是…
曹操和孙权的目光在不经意间对上,两人首次以来达成了共识,起到了相同的念头——绝不可能让陆鸣如此轻易的达成目标!
两个人都故作姿态,权衡利弊,一副不太情愿的样子,这样后方管理过资源的司马懿和鲁肃都是心中升起了几分焦切。
如此庞大的数额,会直接将国力提升数倍有余,陆鸣给出的诚意已经满满,这还去哪里什么姿态,万一让他后悔了,哭都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