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笑一声道:“我家将军在此关键时刻,悍然出兵汉中,就是明志。”
李恢不由的点了点头,按照庞统的说法,刘正这一刻出兵,就意味着他刘正只对外敌,不安插手刘氏两雄的争斗。
但这口头说说,谁能信啊。先不说他没看见刘正,也没看见这霞萌关内的士卒是不是全被刘正给带出去了。
“先生要知道,张松之事,我家主公极为震惊,对你家将军与张松合谋。谋夺同宗兄弟的土地,暗自伤心。不过我家主公还是顾念同宗之宜,刘镇南又只是楚国一将军。才只断了霞萌关粮草,而非出动大军攻打。”心下不信,李恢心中思量了一下如此说道。
这句话一边借着张松的事情,明说了他对刘正是否真的出兵汉中不信。并且心中有了暗自警惕。一边又暗示庞统,不是刘璋只打算断了霞萌关粮草,而是刘璋顾念同宗之宜,同宗嘛。你庞统不是称刘正只忠诚汉天子嘛。给刘备打工。与给刘璋打工又有和不同。
这是李恢聪明,因为明着说话,如果被拒绝。李恢输不起。刘璋输不起,还不如含糊些,就算庞统拒绝了,因为话说的含糊,也有周旭的余地。
聪明人说说一点就透,庞统极为了解的点了点头道:“先生所言有理。毕竟我家将军曾对不起你们主公。先升警惕也是理所当然。待会我会请先生查看着霞萌关各处,别的不说,士卒的数量是瞒不住的。而且还可以放先生的随行人员出关,去打探一下我家将军与汉中的战局。”
李恢点头,这很合理。也很让他振奋。如果刘正出兵汉中的消息属实,那就代表刘正在将来楚国与益州的战争中,最起码会保持中立。
“至于断了益州断了我家将军的粮草,我家将军也理解,不过,我家将军目前出兵汉中,粮草只够三四月。先生也知道汉中有十万大军,而我家主公不过三四万。说是出兵,也不过是明志。与张鲁周旋而已。这场战争没个一年半载是打不出头绪的。因此,我带我家将军向你们主公请求,在益州断了霞萌关粮草两月后,自动恢复。可以一个月一送。不然我家将军为了全军将士的性命,会做出令你们主公后悔的事情来。”一边婉言拒绝了刘璋的招揽,一边又按照李恢心中最低的限度,表示会中立。但说道最后,庞统的态度不由的强硬了起来。
请求给粮草,是示弱。表示会做出令刘璋后悔的事情,是示强。李恢一边暗自点头,又不由的苦笑不已。这庞统果然难缠,一边说忠诚于汉天子,一边又说刘正会做出让刘璋
后悔的事情,后悔的事情,不就是刘正被逼急了,领大军投奔张鲁嘛。咱男人大将军,没粮草,有大军,怕什么。
可以说是出尔反尔了。也从侧面表明刘正是做得出来的。
坐山观虎斗。如果事情一切属实,李恢相信刘正不忠诚于刘备,但也不会傻到刘正是为了汉天子。恐怕,这位镇南将军只忠诚于他自己。
那刘正这个人实在是太可怕了。四万大军,有谋臣有武将,除了没地盘,几乎能与刘备,刘璋抗衡了。
如果凭借此次,夺下汉中。那就龙跃天空啊。但下一刻,李恢就把这个疯狂的念头给掐断了,刘璋坐拥天府之国,一洲之地,十数万大军都奈何不得张鲁,何况刘正小小的三四万大军。
李恢不知道这一刻自己的念头又多接近刘正的谋划。但常识却不得不让他转变想法,三四万,攻打被张鲁经营的固若金汤,还有十万大军镇守的汉中。并且成功占领,这太疯狂了。
这或许就是普通人才与绝世谋臣的差别吧,庞统,蒋琬这些人对刘正的计划可是极力赞成的。
并且认为有很大的成功率。当然,这有因为庞统些人参与了刘正帐下三万人训练,对于这群人的战斗力有着深刻的体会。也因为掌握了一些李恢得不到的秘密。而有的自信。
不过心中虽然杂七杂八的一大堆,但李恢的思维还是很清醒的,也挺清楚了庞统的意思。第一拒绝投降刘璋,第二保持中立。
还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