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呼盛名之下无虚士(2 / 4)

三国大骗子 十十 2270 字 3个月前

了政事却是巧舌如簧。让人不能不听。

半个时辰的时间,不仅让黄权二人说的口干舌燥,刘璋听的更是头昏脑胀。

几乎忍无可忍,刘璋道:“三位所言都有理。让孤先想想,想想再说。”

“这。”黄权二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刘璋就这么这么……

“请主公明断即可。”许靖到是很痛快,他深知刘璋优柔寡断,他的胜算很大。知道逼迫刘璋反而不美。说了这句话之后,许靖就告辞离去了。

到是黄权二人虽然谋略高明,智商不低。但反应却没许靖快。想要再进谏几句,刘璋却不耐烦道:“二位先生且先下去,孤自有决断。”

这话,搁在别人身上还没什么。还很轻。但是搁在刘璋身上,却已经是恼羞成怒了。

黄权二人对视了一眼,皆苦涩一笑。对刘璋抱拳一声,告辞离开了。

一番苦心,比不上许靖的巧舌如簧。二人的郁闷就不提了。

走出书房的后,黄权立刻返回了家中。第二天后,他就听到了刘璋对剑阁增派了兵马的消息,而且更加画蛇添足的是,居然给刘正也增加了千兵马,无数粮草。

黄权听完之后几乎跳脚,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刘璋既怀疑刘正,

还给刘正增添兵马。外人一看就知道明明是提放刘正,却又要给刘正好处,让刘正安心。

黄权几乎对刘璋死心,差事都托了。称病不出

半个月后,守在霞萌关的刘正就听到了这个消息。只感叹,盛名之下无虚士。别看刘璋此人在先前的时候,对他笼络有加,很像个有为明主的样子,但骨子里,还是个优柔寡断的家伙。

不过算了,刘正也没想过给投奔到刘璋手下去吃苦。

不过这事说打不大,说小也不小。刘正还是召集了庞统他们商量了一下。商量的结果是不加理会。

其间庞统更是大笑道:“提防的部分暂且不说,这千人马与大堆的粮草,不收白不收。哦。对了。主公还应当上书给刘璋,歌功颂德一番才是最美不过。”

对此,刘正大笑。

事情也就这么定了下来。又过了半月,几个将校领着千兵马赶到了霞萌关。

霞萌关的益州兵,增加到了一万余。这些兵丁,再怎么训练也不可能会如同镇南部的士卒彪悍,刘正不想让两军混为一谈。

本来霞萌关的益州守卒并没有具体的将校带领,现在增加到了一万,不得不认命一个将校。

镇南部的编制不能动,也就是说刘盾魏延二人不能担任这一万士卒的统帅。庞统是谋臣,在历史上他首次统兵就死于流失。蒋琬做过大将军,但具体战绩没什么骄人的地方。

而满宠是常年在外征战,得以晋升为大司马的将才。

刘正在考虑了一会儿之后,选了满宠作为折冲校尉。领了这一万益州兵。

因此,霞萌关的守军已经多达四万人。与张鲁十万大军的差距,渐渐拉近。

坐拥四万大军,其中三万精锐,一万较弱的益州兵。说起来也不过是增了一万兵,但刘正吞并汉中的信心就更大了。

对益州的谣言,还有刘璋走中庸之道,一边给自己添加兵马粮草,一边派遣将军士卒进驻剑阁防备自己。这些统统都不放在刘正的眼中。

唯一让刘正感到高兴的就是法正的来信,拥兵一千余坐镇在江油,绵阳一带的孟达已经下定决心归顺蜀国了。

刘正对历史上的法正等人反叛刘璋很有了解,其中关键人物,法正,张松,孟达三人更是深知。

孟达是三人中最迟选择归顺刘正的。但又是一个关键人物,是三人中唯一一个拥有兵权的人。

虽然此人的一生极其低劣,从反叛刘璋给刘璋致命打击,然后又反叛蜀国,让蜀国在荆州最后的地盘,上庸一带拱手送给了魏国,最后还想反魏回到蜀国。叛了

又反,反了又叛。是个鸟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