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宠臣之名(2 / 4)

三国大骗子 十十 2722 字 3个月前

远,杨培还是一眼就看出了刘正的那副满不在意的表情。

也看见了刘正的一双眼睛似乎陷入了某种呆滞中,对于刘备似乎没有一点的恭敬,对于这大殿也没有丝毫的敬畏之心。

那,对于这楚国,他会有忠心吗?杨培的心中忽然划过了一句话,国之宠臣,

如此媚臣,如此君王,楚国没救了。杨培的心中对于刘备,对于这个刚刚建立的国家已经失望到了极点。

感受着杨培眼中的动摇,刘备较为满意的收回了凌厉的目光,转而面无表情的平视着前方,道:“江陵太守何在?”

“臣在。”颓废之中,但还是始终留意着刘备的杨培毫不犹豫的起身走到中央位置跪拜道。

“你要告昌邑侯,孤王的镇南将军刘正兼并土地,擅动了武力,行强买强卖之事,使得江陵民怨大起?”刘备问道。既然看见了杨培眼中的动摇,刘备说这话的时候,没有半点气势加身,说的略有些平淡。

但就是刘备的这种平淡口吻,却激起了杨培的倔强之心,他能够在蔡瑁如日中天的时候,在刘表面前毫不犹豫的与蔡瑁抗衡。

本来就有几分耿直之心,刘备的这种平淡口吻,让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一个江陵太守,在楚国的份量应该等同于一个州的刺史,以如此地位状告朝廷重臣,居然连刘备的一点重视都不能博得。

国之宠臣,历史上的这样的人物,哪个不是祸国殃民的主。虽然对刘备已经失望,对这楚国也已经绝望。

但是他为什么就不能做另一个人呢,在这个时候对待宠臣的人都是些什么人?上古有比干,前人更是无数。这些人都是留下赫赫美名的人物。

他为何不能坐上一坐呢?即使楚国灭亡,他的名声也将会被后世所传诵。这一刻,杨培发生了难以理解的变化,这次状告刘正,再也不是为了张浑的族人,再也不是为了楚国,而是为了他自己。

这一刻,他也认定了刘正必定是霍乱楚国的妖孽,也认定了楚国没救了。而他是挺身而出,不畏奸邪毅然把自己送上断头台的悲壮人物。

只是眨眼的功夫,刘备眼中的杨培似乎前所未有的凝聚了起来,如果先前刘备从杨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动摇的话,那这一会儿就是坚如顽石了。

刘备顿时感到头

大如牛。就凭这种坚韧的心智,要正大光明,堂堂正正的撤销这人的官职,岂能容易啊?

“是。”洪亮的应了一声,杨培神采飞扬对刘备道:“不仅是动了武力,行强买强卖之事。此人还纵然下属灭人一族。敢问大王,这楚国之内,除去大王,谁能,谁有权利行灭门之事?那是大王才有的权利,乃天赐之权。此人,何其狂妄啊。”一手指着刘正,一番话出口铿锵有声。

“加之此人是何等名声,夺人寡妇,浮夸之名满天下。虽然有所小功,但不过是运气使然。比之浮夸之名,弊大于利,大王用之必为之所害。”

前番话还没落下。下番话就从杨培的口中吐了出来。压力之下,往常的口才只能算是平平的杨培今日的表现惊人,脸上又带着极大的自信,夸夸而谈。

把他心中所想的全部给说了出来,刘备用刘正绝对是亡国之祸,而要是弃之不用,那就是楚国的福气。

这一番话出口,不仅是刘备有些垭口,就连先前投向杨培的那些同情的目光也没了。如果先前刘表旧臣中,有的人想要在杨培在这场交锋中落败的时候拉他一把,保下杨培性命的话,现在这些人在心中已经完全的打消了这个可怕的想法了。

得罪这人,哪会有什么好下场啊?当年的邓家,蔡瑁这些人,还不是说杀就杀了?如果说打着太极,求着这位保下他杨培一条性命还算可行,那现在嘛。

百官们集体沉默,而刘备的眼睛微微的睁开着,连嘴巴都是微微的开启,似乎是在哑然。是在无话可说。

这更加的增加了杨培的自信,他环顾四周道:“就拿东吴来说,与我方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