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啊。
梁全墨心中疑惑,脚步却未停,目光再未向那边瞅,与周士和一前一后离了紫宸殿。
“参见殿下。”
两位参谋司长官入见后,没待多久,李毓祯只说了几句,吩咐他们下去好好思考未来战争的模式和变化,便让他们退去。
跟着又接见了军器监大监、少监,和兵器研究院的两位研究课长。
延英殿观影给了他们极大的震动。
燕周战争结束后,军器监也拿到了火炮火枪的实战报告,知道了有哪些缺陷,但所有的观测报告都没有延英殿观影来得这么直观,毕竟研究员没法直接上战场去看,而且高空俯视,角度全面,简直是全战场无死角啊……负责火炮火枪课目的两位研究负责人全程都是瞪着眼睛,唯恐放过一个细节。
一入东暖阁两人就滔滔不绝。
火炮研发课长一手拿着记录的小本子,说道:“殿下,臣觉得这里还要改进……这里……这里……”
最后说道:“战场检验的是第三代火炮,有些缺陷在第四代火炮中已经解决。还有一些缺陷,我们研发课已经在制定改进计划。请殿下放心,不出一年,我们就能研究出第五代火炮。”
火枪研发课长立即表示:他们也已有了第五代火枪的研究方向,并且有了整体火药弹的设想,一旦研究成功,火枪射速和射程都有跳越式的提高……
研究狂的情绪来了无法遏止,待这二位话说完,神色没那么激动了,李毓祯才说道:“你们已经看过留影石了,我们的新武器对乌古斯已经不是秘密。乌古斯皇帝提出以最新的留影术交换我朝的火器技术。”
什……什么?
如果是皇家术研院的术师在这,一定会大叫说“给,给,给!”火枪火炮算得什么,术法才是高端啊。但两位兵器研发课长却是一脸不豫,凭什么咱们辛辛苦苦的研究成果要给你们乌古斯啊!
“这不能啊殿下!”两位学者开始干嚎。
两位军器监互相看一眼,监正禀道:“殿下,火器乃军国重器,技术予以外国,恐怕不妥。”
少监也道:“若乌古斯造出枪炮,我大唐的兵器领先优势将受到威胁。”
李毓祯抬手一叩榻几,“谁说全给他们了?”冷锐的目光扫视四臣,“要想不被追上,就要跑得比他们更快!”声音也变得冷峻,“你们以前的速度太慢了。”
这话说得让人冒汗。
两位学者袖子一滑落下,都不敢嚎了。
“没有人追着赶着,你们就懈怠了。”李毓祯继续叩着榻几,听得人心惊肉跳,“七十年了,就这么个进度?百炮齐发,未必打得中一个登极境,千枪齐射,只怕还没射中人已被人近身切了脖子。”
四臣听得更冒汗,这要射中登极境,得要连发弩那样的连发速度还得有八牛弩那样的穿透力。两位学者好想再嚎一嗓子:微臣真的做不到啊!
“现在做不到,以后要做到!”太子又叩榻几了。
眼神凉薄,坐在锦榻上如一柄锋锐的剑,凛冽之气切肤。
这一刻,她表现出对火器的研发进度不满意。
“从一上战场就泄密来看,之前一直秘而不宣的研究是对的,只有技术成熟了,才不怕别人抄袭——追赶者始终只是追赶者。”李毓祯说道,“但是,之前一直不上战场也有一个极大的弊端,那就是没有实战检测。枪炮场的试射终究不如实战,只有在战场上使用,才能全面暴露出兵器的优与劣。”对兵器研究员也才更有刺激,刺激他们更焦急、更狂热的研究改进。
就像乌古斯这块留影石的刺激,比兵研院拿到前线的实测报告激动多了。
李毓祯认为乌古斯皇帝提出的“技术合作”对大唐来说也是一桩好事,只有被狼群追赶的人才跑得快,用鞭子驱赶的动力怎及得自己拼命想跑?再辅以跑得快的香甜奖赏作为诱惑,她相信,兵器研究院的火器研究必能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