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个体实力,而实力强往往伴随着不服管束,扰乱法治,必然对普通人造成威胁;而武者势力的强大,也会威胁国家/统治,这是任何帝王都不能容许的,也是朝廷必须考虑的维护社会安定问题。
但是,大唐不能禁武——道理就是高宗皇帝说的:“因为惧怕影响统治而禁武或废武那是因噎废食,武道是强者精神,奋斗、拼搏、顽强、永不屈服、不懈前进,这也是大唐的精神,大唐因武而强大,唯因武刻进骨方成精神,这是大唐的脊梁,不能倒。”
但是,武者也必须要有强力的束缚,所以高宗皇帝提出了:“国家既要以武制武,以武者制武者;更要以技制武,这是制衡武者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高宗皇帝提出并制定的“以技制武”方略一直被世宗及以后的皇帝忠实执行,而火药的研发,火炮、火枪的立项,就是因为这个方略而被重视。
李毓祯是武道宗师,但她更是大唐的太子,未来的皇帝,要立于一国/统治者的高度看问题,高宗提出的方向无疑是英明正确的,大唐军工技术发展的如此迅猛,一方面是强军强国的需求,而另一方面,便是来自于武道的压力。
李毓祯抬头望向山坳外的天空,辽阔深远,蔚蓝直延到天际。
道路还很长远,她心里想道。
回到皇宫,时辰已经过午。
李毓祯净手净面,换了身宽衫,去紫宸殿向父亲请安,和父亲一起在膳殿用午膳,膳后在廊上散步时,她向父亲说了视察火枪的情况,以及她的想法。
“……目前缺陷太多,不具太大的实战力,唯二可取的:一是造价低,制造容易,尤其火药和铅弹,比起造箭便宜,生产也简单得多;二是新兵上手快。但我们大唐国力深厚,不缺这点造箭的军费,在火枪还不能完全取代弓箭前,暂时不宜大量装备军队。”
“可以考虑,每军先装备一个营,和长矛兵配合为军阵作战,在远射和近战中互为掩护。”李毓祯的军事素养果然深厚,在靶场观看三排试枪兵射击时,就已经看出火绳枪的弱势,并以军阵配合来弥补这些弱势。
皇帝点头,“你怎么想,就去做。”
李毓祯回配殿打坐调息片刻,见时辰已是未时一刻。
昨日已经通知帝国技研院,她今日下午未正要去机研署视察,便起身唤进宫女更衣。
琴心和连诚为她穿衣时,关夏进来禀道:“公主府那边来报,魏中郎、何中郎暗随萧十七郎君辰正出府,去了西北城普宁坊的无量观,午时尚未回府。”
李毓祯眸子一凝。
无量观?……呵。
她眸光透凉,淡声吩咐:“魏、陈二人回来后,立即回报。”
萧琰出宫后,她就在秦国公主府驻了两名控鹤卫洞真境宗师,既是护卫公主府和十一姑母的安全,也有暗中随行护卫萧琰的意思,——但正月年还没有过完,萧悦之就真的出府了。
她去无量观,是去见谁?
……沈至元。
总不会是去拜望道阳子。
李毓祯微微拢了下眉,总觉得萧琰对沈清猗太上心了。
脑中如有一道电光火石,李毓祯蓦然想起在白云观后山的瀑布边,感受到的那一丝杀意,稍纵即逝——有可能来自于沈清猗:但动机是什么?
这是李毓祯不解的,也是她一直不能确定那杀意就是来自沈清猗的主要原因。
但若从萧琰的身上找原因呢?
如果沈至元对萧悦之……
李毓祯心里呵呵一声冷笑,敛去眸中冷色,转脸吩咐关夏去宜秋宫,告诉阁主萧悦之去了无量观。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回府的路上遇到郑王一党的先天宗师袭杀,阁主也能及时救援。
关夏应声退出,急步去往东宫。
李毓祯换上一身太子服,在明卫暗卫的护卫下,出宫去南城的技研署。
机研署是帝国技研院下辖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