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都是琦善命人抓来的壮丁。真正的清军早就已经被消耗得差不多了。
护卫军1直没有动他们,只是让他们作为江北纵队与太平军之间的缓冲。
现在这个缓冲区已经不需要,护卫军依然跟太平军开战。
现在的太平军也不再是原来的太平军,应该叫杨氏太平军。
杨秀清当上了皇帝,整个天国由他1个人说的算。
他的3个弟弟都被封王,上次被授予任务的杨润清、杨元清兄弟俩有1个逃了回去,杨元清则被护卫军俘虏了。
但是护卫军用杨元清将陈玉成给换回来了。
他将3个弟弟全部封王,除此之外,太平军只剩下张乐行1个异姓王了。
张乐行的捻军其实也是很多家的联盟,也不是他1个人说了算。
其跟太平军之间的关系也只是1种依附关系。甚至很多人都只是当地的百姓。
平时为民,实在没东西吃了,就骑上骡子1起去抢。
占领了江北大营之后,教导总队继续北上,准备与江北纵队合作拿下淮安府、徐州府。
然后将与清军的战线推进到徐州。
再往北的话,护卫军的船队就支援不上了,因为徐州往北的大运河因为黄河泛滥,年久失修已经无法通航。
这场战役,董良准备完全交给许树以及袁卫去指挥。
对付清军要比对付太平军容易多了。
江南纵队则留守长江南岸,防线主要沿着芜湖、池州1线,护卫军还没有拿下安庆。
杨秀清在安庆投入了重兵,有两万多人马防守这座城池。
江南纵队大都是新兵,打得不急不慢,就是以练兵为主。
刘丽川坐镇南京城,进攻安庆的前敌总指挥由潘启亮担任,这位原小刀会将领已经入了董良的法眼,将会作为未来的将帅重点培养。
东6军林岳部拿下9江、湖口之后,占领了北岸属于6安府的1些沿江城镇,然后将主力转向西边进攻黄州府、汉阳府。
林文察部则在向武昌府包围过去。
石达开得知前路被堵,放弃了长江南岸,转移到长江北岸,准备擦着杨秀清控制的襄阳府向汉中挺进。
西路军几乎拿下了除长沙以外的整个湖南,军队还在向荆州、宜昌等长江沿线城市挺进。
北伐第1阶段的战略的基本上算是达成了。
剩下的1些都是小问题,董良坐在书房中看了赵烈文关于长沙战事的汇报,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段时间,赵烈文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有人甚至建议董良临阵换将,但是董良顶住了压力。
他对身边的人说道:“我对自己挑选出来的前敌总指挥百分百信任。为什么要有前敌指挥,那是因为他们在前线,最了解战场上的情况。而我们坐在后方的指挥部中看的是冷冰冰的地图、沙盘,你们觉得谁做出的判断最为客观?”
董良这话传到了前线指挥官的耳朵中,让他们大为感动。
董良知道历史上有好几个上位者喜欢运筹于帷幄之中,高居庙堂之上给远在前方的将帅直接下达命令。这几位的结果似乎都不大好。
所以他尽量避免成为那样的人。
虽然现在华族有了更加便捷的电报线进行实时通讯。
但是他大部分时间只是通过电报及时地了解前线的情况。根据这些情况对大局进行判断。
比如他得知东路军与西路军都已经完成了初步的战略目标之后,才让江北纵队与教导总队在江北展开1系列战事。
现在长江水道已经贯通,赣江水师和湘江水师都进入了长江流域,下1步董良要将他们整编成为长江水师。
第2舰队5艘主力舰已经下水,曾泰要带人去接收新舰。
蔡永海将担任长江水师的司令员,原来湘军水师司令员担任长江水师副司令。而舰队